“以前反映問題要跑不同的部門,現在可以來綜治中心‘一站式’解決!”。近日,湛江雷州市的黃先生對雷州市綜治中心為其高效追回被拖欠工資點贊。
綜治中心是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的重要工作平臺。近年來,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規范化建設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積極回應群眾“急難愁盼”,為法治雷州、平安雷州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自雷州市綜治中心掛牌運行以來,累計接訪群眾484批731人次,牽頭組織聯合調解340次,化解糾紛122宗。
雷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群眾服務大廳。
一站式回應解決群眾關切
今年初,12位湖北農民工在雷州市綜治中心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事情起因于被拖欠的工資。1月13日,這12位農民工到綜治中心反映在烏石鎮被拖欠33萬元工資的問題。雷州市綜治中心急群眾之所急,迅速形成合力開展協助討薪行動,與業主和包工頭深入協調溝通;同時,中心統籌調度相關部門進行集體研判,群策群力,厘清業主方和施工方的主次責任。
經過三天的不懈努力,雙方達成協議,全額結清拖欠的工資。讓農民工兄弟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這也是雷州市綜治中心“一站式”高效服務的體現。
“一站式”解決問題的底氣,源自雷州市綜治中心對資源的全方位整合。走進這個總面積3065平方米的綜治中心,有35個獨立辦公室,內設群眾接待大廳、矛盾糾紛調處室、部門進駐工作室、監控研判室、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室,場所設置規范、標識懸掛統一。
同時,該綜治中心采用“整體入駐+固定常駐+輪流進駐”的模式,統籌人民來訪接待窗口、檢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8個部門整體入駐,13個市直單位固定常駐,16個市直單位輪流進駐;還吸納了人民調解員、法律顧問、醫調委、退休法官等第三方社會資源,進一步推動矛盾糾紛化解。
在法治軌道上化解矛盾糾紛
去年12月17日,雷州市某小區陷入物業困境。原物業公司因部分業主長期拖欠物業費,導致運營難以為繼,小區內電梯停運、衛生無人清理,嚴重影響業主正常生活。為改變現狀,業主們希望新物業公司盡快入駐,但新舊物業交接卻因種種問題陷入僵局。
接到訴求后,綜治中心入駐法官第一時間梳理《物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物業服務合同、業主權利義務等相關法律條款,耐心釋法說理,積極推動調解。12月30日,該小區順利完成新舊物業交接。
該糾紛的成功化解,充分彰顯了雷州市綜治中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的專業能力,而這背后離不開專業團隊入駐的助力。
據了解,雷州市綜治中心積極整合司法資源,與入駐部門建立了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實現了信息共享、工作聯動;對于復雜疑難矛盾糾紛,邀請司法專業人員參與調解,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和建議。
同時,雷州市綜治中心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聘任6名退休法官擔任專職調解員,發揮法律專業優勢化解復雜糾紛;設立常駐審判庭,提供司法確認、立案、開庭等服務,確保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設立法律服務窗口,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
全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終點站
2024年12月30日,雷州市客路鎮某村民到綜治中心反映:鎮供電所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就停電,導致其九十多畝地的番薯全部旱死,現在還欠著銀行五十多萬元的貸款。
面對雙方責任認定分歧大、損失金額難以確定的雙重難題,雷州市綜治中心迅速成立調查小組,創新工作方法,引導雙方共同委托專業機構評估損失,最終確定損失金額為37萬元。經過多輪協商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事情得以解決。
該糾紛的圓滿解決,是綜治中心實現群眾訴求全程跟蹤,形成閉環管理的生動體現,不僅幫助該村民緩解了經濟壓力,更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讓綜治中心真正成為群眾矛盾糾紛化解的“終點站”。
群眾到雷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送錦旗表示感謝。
如今,雷州市綜治中心強化督導,協調聯動,嚴格按照“維穩工作責任制”規定,真督實導,壓實職能部門和各鎮(街)矛盾糾紛化解責任。同時,強調協調配合,注重工作合力,在工作調度上實現“縣級綜治中心—職能部門—鎮綜治中心”三方聯動。對接收的矛盾糾紛,綜治中心能夠第一時間指揮調度職能部門和21個鎮(街)綜治中心快速介入、快速聯動,從而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