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醫生、護士,但你也沖在防控一線。你是戰斗員、排查員,也是宣傳員、服務員,你的身影總是那么讓人留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宜昌市1.1萬名城鄉網格員,義無反顧、無私奉獻,用心用情用力守護著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閘門”。
“逆行”擔當:第一時間掌握44萬返宜人員信息
“幫我把信息更新一下,我妻子在醫院要生了……”1月29日清晨,宜昌市點軍區橋邊鎮六里河村網格員劉國強向同事發出一條短信。
從大年三十開始,劉國強每天和村干部入戶摸排返鄉人員信息,在綜合勸導點測量體溫、盤查消毒,并挨家挨戶打電話。妻子快臨產,劉國強仍堅守在崗。
劉國強在醫院陪伴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
像劉國強一樣,宜昌城鄉網格員充分發揮“格格”在體系、信息、隊伍、服務上的基礎優勢,短時間內很快就將包括14.6萬名武漢返鄉人在內的44.02萬名外地返鄉人員、信息,全部關聯到“宜昌市重大疫情聯防聯控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構筑起了群防群治、聯防聯治的堅強屏障。
點軍區艾家村網格員王樂喜在寒風中值守
“社區網格已成為宜昌‘網格化+大數據’基層現代治理基礎,網格員線下掌握著返鄉人員變動情況,線上鏈接著大數據后臺;線下了解居民生活需求,線上對接著政府部門惠民措施。”宜昌市社區網格管理監管中心主任周成剛說。
小網格,大擔當。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6點,西陵區解放路社區網格員廖宏麗趕緊將1兒子送到奶奶家,全力以赴投入戰“疫”之中。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這一天,廖宏麗打了140多個電話,排查了20多個外地返宜人員信息,錄入信息直凌晨3點。
西陵區解放路社區網格員廖宏麗起與12歲的兒子視頻通話
2月2日,廖宏麗管轄的網格出現了首例確診病例,緊張的氣氛彌漫在整個社區。她戴著口罩,披著一件雨衣,和其他幾個社區工作者連夜封閉樓棟、張貼通告、服務密切接觸者……沒有絲毫退縮和猶豫。
“當我還未睜開惺忪的睡眼,媽媽便早早出了門,每天都冒著危險走進網格,勇敢地護衛著這座城市的安全……”,深圳路小學402班學生李潤熙深情寫下《我的媽媽是一名戰士》。李潤熙的媽媽是宜昌高新區蘇家榜社區網格員,大年三十戰“疫”至今。
無私奉獻:“入戶入心”用腳步丈量民情
宜昌市猇亭區桐嶺新村中有三棟公租房,里面住著40戶獨居老人。疫情發生特別是小區封閉管理后,獨居老人服務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
90后格格喻金枝拿著小喇叭不停地廣播,碰見到戶外打轉的老人,她就半認真半撒嬌地把老人拉回家,幾天下來,老人們慢慢適應了封閉管理新生活。
眼看工作順了,喻金枝不幸左腳骨折了。10天都不到,她又回到抗疫一線。
獨居老人們的保供不同于普通居民,喻金枝一瘸一拐地爬上爬下,為獨居老人代購代送藥品、米、油和蔬菜……
猇亭區桐嶺新村喻金枝每天到87歲的陳奶奶家測體溫
在宜昌,有一萬多名“格格”像金枝一樣,每日定期上門走訪慰問,為全市5萬多空巢、獨居老人們送去關心和溫暖。
去年3月開展“入戶入心”活動以來,全市城鄉網格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心聲,及時掌握人員流動情況和群眾生活訴求。有困難找“格格”,成了很多居民的第一反應。
伍家崗區王家河社區彭素誼冒雨為居民送生活用品
2月20日,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伍家崗區漢宜社區網格員楊欣對自己網格轄區返(來)宜人員情況反復進行拉網式的排查。在排查過程中,楊欣的電話就不停的響。有微信求助的,有語音找幫忙的,楊欣從不推辭,一一應下來。
楊欣的網格里有一對年近九旬的獨居夫妻,一位86歲的獨居奶奶。每天她都和老人通電話,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身體情況。老人一呼,她馬上回應。奶奶感動說,要給社區領導打電話為她點贊。
伍家崗區漢宜社區網格員楊欣隔著窗戶與獨居宋奶奶說話,了解她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宋奶奶對她豎起大拇指
網格員在疫情防控中,不停轉換角色服務群眾。他們像“網格大V”一樣宣傳政策、引導情緒,他們著“紅黃馬甲”日夜巡查守卡,他們像“健康管家”一樣,組織開展小區清掃噴灑和健康管理,他們像“快遞小哥”一樣,將3200噸政府免費派送蔬菜分發到每家每戶,將100多萬個居民網購訂單對接落地。
黨員示范:3974名黨員“格格”成“最亮星”
社區是城市治理基本單元,網格是基層疫情防控的“神經末稍”。宜昌網格員穿針引線,組建了“1+1+N”綜合防控隊,成立911個臨時黨支部,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全市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共排查走訪136.64萬戶、398.42萬人。
夷陵區馮家灣社區網格員黃沛在居民樓噴灑消毒藥水
“我是一名社區網格員,更是一名黨員,所以我決定堅守崗位,不回河南老家過年了。”這是宜昌高新區北苑街道東山花園社區網格員周甜的請示。
1月29日下午,周甜挨家挨戶核查了解到有一家三口居民身體狀況有異常,及時向上報告情況,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親手將防護用具送給該戶居民,叮囑做好防護措施,現場電話聯系醫院進行檢查。
直到晚上7點,終于傳來了消息,經化驗檢查,暫排除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周甜放下電話立即聯系醫院,與醫生確認信息后心才平靜下來,這時才想起家里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等著她。
據悉,宜昌市網格員中,有3974名共產黨員,成為活躍在人民群眾中的“小紅旗”和“最亮星”。
宜昌遠安縣鳴鳳鎮安泰社區網格員汪艷麗,也是一名黨員,農歷臘月二十八,她將兩歲的兒子托付給公婆,返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她負責的網格包括3個商住小區,近2000人,其中有16名密切接觸者、89名漢返人員。
遠安縣鳴鳳鎮安泰社區網格員汪艷麗,她連續30多天堅守在抗“疫”一線
2月14日,汪艷麗加班錄完當天的信息后,騎車趕路回家。途中忽然下起了冰雹,摩托車打滑撞上了路中間的隔離欄,險些撞傷頭部。但受累和遇險,并沒有阻止住汪艷麗堅定的抗疫腳步。
像汪艷麗一樣,黨員“格格”引領全市網格員隊伍,默默奮戰在各個“疫”線。慎終如始,今天的他們,依然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戰斗在決勝疫情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