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烏龍河,如一條柔韌的生態絲帶,穿行在云南省楚雄州武定縣北部新城,堤岸上,蓬勃的綠意、繽紛的花海、蜿蜒的步道構筑起生態長廊,然而,一些居民在該河部分河道內開墾種植,打破了河岸寧靜的景象。
今年2月,武定縣檢察院在開展聯合巡河中發現,在烏龍河大同醫院至縣公安局前段河道內存在部分群眾圍墾占用河道區域、砌石壘土后種植農作物的違規現象。
河道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澇、調節氣候、降低環境污染等作用,對生態環境建設和優化有著重要意義。在河道開墾耕作對河道的危害極大,不僅堵塞了河道水流區域,影響河道水流流向和河勢平穩、還會在汛期將泥沙帶入河流,造成河道行洪安全隱患。
為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在雨季來臨前,及時消除危害河道行洪安全隱患。3月初,武定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書,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開展河道清理整治,消除烏龍河河道區域內違規農業種植,保障水流區域和行洪通道暢通。同時,建議加強轄區內河湖日常巡查檢查力度,落實好河道管理責任,并加強對防洪區內、河道附近周邊的群眾的法律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告知在河道內違規種植的居民,清理河道內的農作物并恢復河道。主管部門還組織執法隊、農業農村服務發展中心、河道附近村委會等相關工作人員對烏龍河、菜園河開展清河整治行動,對河道內違規種植的農作物進行全部鏟除清理,并在河岸安置了告示牌,告知廣大群眾,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圍墾種植,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河道的良好氛圍。
如今,行走在烏龍河堤岸,可以看到河道已恢復原貌,即使是雨季,河水也能毫無凝滯地流向遠方。閑暇時,行人漫步于河堤之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讓人感到愜意與幸福。
(武定縣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