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位于合陽縣城東23公里處。轄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厚,漢隸精品《曹全碑》在這里出土,《詩經》首篇《關雎》也是源自這里。背靠人杰地靈的文史優勢,近年來,洽川派出所聚焦“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強化“主防”理念、落實“主防”責任,扎根基層、耕耘基礎,創新推出“五勤”驅動工作法,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了“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目標。
巡邏防控勤
讓“聯防”與“群防”更有力
巡邏防控是派出所開展轄區治安治理、主動防范的關鍵一環。洽川派出所通過新一代警綜平臺實時聯動專業警種獲取支撐,依托渭南治安防控平臺,根據任務清單中的異常行為、異常數據和關聯警情,有針對性開展巡邏宣傳防范。同時提高巡查力度,對轄區九小場所持續開展常態化安全檢查、治安清查、安全督導、治安提示等,重點對夜市攤點、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巡查和多頻次宣防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織“洽力共建”群防群治隊伍對人員密集場所、背街小巷等部位開展巡邏防范70余次,推動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
矛盾調處勤
讓“社情”與“民意”更和諧
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將警務置于洽川社區治理整體工作之中,始終圍繞群眾所急所盼,用心、用情、用力推動矛盾調處等相關工作。結合社區警務責任事項,對轄區進行有側重點的走訪調查,及時摸排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的各類風險隱患。以縣局“民警說事”專項工作為抓手,聯動司法所、鎮政府、鄉賢能人、基層自治組織,全力構建大調解格局,踐行共建共治新模式。對矛盾糾紛全流程跟蹤,實行一事一檔案,定期商討、落實責任,形成閉環。“民警說事室”自建立以來,累計接待群眾150余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2起,有效防止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安全防范勤
讓“宣傳”與“預防”更協同
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將“背包警務”與宣傳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廣泛摸排和建議收集,找準轄區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定節點突出問題,靈活確定宣傳主題,在“拉家常”中“漫灌式”滲透“知識點”。同時,針對轄區中老年群眾,開展反詐防詐“滴灌式”宣防,結合典型案例,由淺入深。根據轄區涉水景點多、河渠池塘多的治安特點,堅持“三個突出”原則,突出重點人群強化少年兒童的安全教育,突出重點時段強化基層群防共治力量,突出重點部位強化景區安全防范。常態化開展“逢會必宣”活動,2024年以來,已組織35次集會宣傳,內容涵蓋與法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打通了基層法治宣傳“最后一公里”,轄區群眾安防意識得到顯著提升。
生態警務勤
讓“生態綠”與“平安藍”更緊密
洽川派出所依托渭南市首家黃河流域生態警務室,結合地域實際,把公安工作與生態保護工作相結合,利用公安優勢,高質量推進生態警務工作。組建“警格+網格”的生態聯防工作模式,形成警長帶領,村委、網格員、“洽力共建”群防群治力量等為骨干的生態警務聯防隊伍,靈活運用提前介入、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機制,切實筑牢生態“防火墻”。依托“雪亮工程”設置監控點,實現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并配備無人機、巡邏艇,探索構建“人-車-網”立體化網格化巡邏防控工作機制。2024年以來已組織會商研判3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28次,雙向移交案件線索10余條。洽川大地上,群眾保護生態、共建共享、自覺監督的意識大幅提升。
服務群眾勤
讓“警心”與“民心”更親近
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充分發揮“便民服務角”治安防控“橋頭堡”和服務群眾“前沿哨”作用,整合治安、戶政等各項業務,持續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法治宣傳、窗口服務。積極落實業務“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站辦”和跨省通辦。利用“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開展困難特殊群眾綠色通道和預約上門服務,共上門辦證、送證上門20余次。常態化開展“護校”“護學”行動,做到了涉校案事件“零發案”。2024年以來,“便民服務角”收集社情民意20條,緊急救助3人次,提供咨詢120余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6起,接待群眾400余人次,提供各類便民服務80余次,顯著提升了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