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十堰市茅箭區人民檢察院通過綜治網絡平臺組織召開線上公開聽證會。茅箭區檢察院供圖
“檢察官駐點值班,我們可隨時咨詢法律問題,依法化解,心服口服。”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綜治中心,一起鄰里糾紛順利化解后,居民點贊入駐中心的檢察服務。
創新檢察服務、融入基層治理,茅箭區人民檢察院一直在探索。2023年7月,該院將12309檢察服務接入綜治中心平臺,檢察服務常態化入駐綜治中心,將聽證和普法送到居民“家門口”。2024年4月,該院在區綜治中心增設“檢察工作室”。
“借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東風,我們進一步融入綜治中心,在前端參與服務群眾、化解矛盾、助力基層治理。”茅箭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查孟達說。
“一站式”解紛
因供貨差額達480余萬元,甲方公司啟動內部審計,并以供貨方涉嫌合同詐騙罪向公安機關報案。供貨方則認為甲方公司不按照合同約定付款,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索貨款。
收到線索后,茅箭區檢察院啟動調查核實程序,引入公益律師參與矛盾化解,多次接訪兩家公司代表,聽取雙方意見。
經審查,案件糾紛產生的根源系雙方主張的賬目金額不一致。
為厘清事實、促成依法化解,茅箭區檢察院組織召開檢察聽證會。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甲方公司向供貨商支付雙方核對清楚、均認可的貨款,供貨商向法院申請撤銷民事訴訟。
至此,一場長達4年的涉民營企業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感謝檢察院幫我們解決了矛盾糾紛,讓我們有精力更好經營發展……”事后,兩家涉案企業負責人給茅箭區檢察院送來錦旗致謝。
針對區綜治中心檢察工作室收集的線索,茅箭區檢察院采用“綜治窗口受理+12309檢察服務中心分流辦理”模式,逐步實現接待窗口由“轉”到“解”的轉變,明確移送流程、操作標準,不斷擴大檢察機關線索來源范圍的同時,避免成為程序上的“二傳手”。
“過去群眾遇到法律問題,常常要在多個部門間往返。現在我們通過‘一窗受理、分流派單’,實現各部門全鏈條聯動,確保問題得到‘一站式’解決。”茅箭區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主任劉飛介紹。
為鍛煉青年干警信訪接待能力、提升其專業水平,茅箭區檢察院檢察服務辦公室由42名青年干警組成“多元調解”輪駐隊伍,1名控申專職干警構成“司法協同”保障體系,形成了參與基層治理“雙驅動”模式。
“訂單式”普法
通過綜治中心網絡平臺,茅箭區檢察院與轄區百二河村連線,圍繞信訪法治化、矛盾糾紛依法化解、司法救助助力鄉村振興等熱點、難點,與基層干部群眾交流,送上了“家門口”的法治公開課。
茅箭區檢察院聯合區綜治中心,連線轄區三個社區,為“一老一小”特殊群體提供有針對性、有實效性的普法宣傳。
茅箭區檢察院利用“遠程連線+網格化管理”,推進刑事執行檢察與社區矯正工作、網格化管理有機結合。
根據“案由罪錯”分類教育模式,茅箭區檢察院在協同普法中精準區分涉暴力型犯罪、財產型犯罪、交通類犯罪等不同犯罪類別開展常規法治教育。
2024年以來,茅箭區檢察院聯合區司法局共組織轄區800余名社區矯正人員在3個司法所內分散接受線上警示教育。
“這既節約了司法成本,又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攜手司法行政部門積極主動履職盡責、創新工作方法的智慧與擔當。”茅箭區檢察院分管刑事執行工作的黨組成員、檢委會委員張雄說。
“聯動式”共治
有人大代表提出整治住宅小區外墻瓷磚脫落安全隱患的建議。獲悉線索,茅箭區檢察院將此事交由公益訴訟部門辦理。
通過區綜治中心,茅箭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對接了有關社區,開展實地走訪調查,及時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職能部門整改落實到位。
茅箭區檢察院在將視頻接訪網絡端口接入綜治中心網絡平臺后,可實現與區綜治中心、鄉鎮街辦和信訪、住建、衛健和法院等近90個部門單位聯通,與區、街道、村(社區)三級信息互聯互通、屏對屏調度指揮。同時,群眾也可以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方式,就近向檢察人員、相關職能部門人員“面對面”表達訴求。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綜治中心、與有關部門的聯動協作,努力把檢察履職‘小窗口’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形成‘把法說清、把理說明、把情說透、把事辦妥’工作合力,更好地為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查孟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