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背后是一個家庭,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牽動著千千萬萬戶家庭的心。民之所望,力之所向。2024年,在江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指導下,江西省公安廳牽頭與省教育廳、省體育局成立防溺水聯合辦公室,“一盤棋”推進防溺水工作,在全省掀起“個個知曉、人人參與”的防溺水熱潮。
11個部門聯合開展“同上一堂防溺水課”安全教育、各地組建防溺水宣傳巡防隊9300余支、全省建設防溺水“四個一”設施9.2萬處……在各部門齊抓共管下,江西中小學生去年溺水事故數、溺亡人數實現“雙下降”,交出了一份守護生命的“平安答卷”。
高位推進“一盤棋”
“前方水面有人落水,大家帶好救援裝備,迅速按計劃救人!”
“先給他穿上救生衣,我們開船從后面用繩子拉他上來。”2024年7月10日,寧都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民警頭頂烈日,在梅江河上開展溺水救援演練,以實際行動為江西筑牢防溺水戰線寫下新的生動注腳。
江西風景秀麗,江河湖塘眾多。近年來每至夏季,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便成為各地緊盯的“頭等大事”。2024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印發《江西省2024年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方案》《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防溺水工作的緊急通知》。源頭防范、綜合治理,成為做好全年防溺水工作的關鍵詞。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示范帶動下,江西省教育廳會同省公安廳、省體育局組建防溺水聯合辦公室,凝聚合力“一盤棋”推進防溺水“1+4+1”工程。
“防溺水工作,事關每一個家庭,事關全社會,我們會部署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擰緊防溺水‘安全閥’。”江西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防溺水工作聯合辦公室制定工作任務清單,將責任細化至鄉鎮、村組,重點聚焦農村學生宣傳教育和日常監督、中小學生雙休日和節假日脫離學校、留守兒童遠離家長等薄弱環節的重點監管,以及防溺水“四個一”設施看護管理、維護修繕,風險水域隱患排查和巡查值守等制度措施落實,積極推動齊抓共管。
環環緊扣,層層推進。在各地,防溺水工作成為各部門重點關注的“黨政民心工程”。各地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也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和調度防溺水等學生安全重點工作。逢會必提、逢調研必督促成為常態。齊抓共管之下,全省上下構建完善“黨政主導、部門協作、鄉村為主、社會參與、各盡其責、聯防聯控”防溺水工作機制,為守護青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提供堅實后盾。
疏堵結合“兩手抓”
如何有效開展防溺水各項工作?緊盯“水”與“人”是關鍵。錨定“水”與“人”兩個關鍵要素,江西吹響新一輪攻堅號角。
底數清才能有的放矢。每年春季開學后,江西各地各校開啟新一輪防溺水摸排工作。校外,教師協同轄區民警、社區工作者等人員,以腳步排查危險水域;校內,家住水域周邊或放學途經危險水域的學生,被學校列入重點學生群體,予以重點關注。
“我們去年以易發多發溺水事故的場所和高發時段為重點,組織民(輔)警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摸排轄區內池塘、江河湖泊、積水坑等危險區域,累計摸排重點危險水域近8000個。”南昌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回憶道。為“盯”緊危險水域,江西持續健全巡防管控機制,協調推動各地組建9300余支重點水域巡防隊,落實12.2萬名安全管理責任人,各地公安機關也相繼建立步巡、車巡、船巡、視頻巡、無人機巡相結合的立體巡防模式,加強重點水域、重點時段巡查值守,確保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
對于動態摸排出的111.4萬名防溺水重點學生,我省壓實“教育局、學校、班級、監護人”四級包保責任,發動教師與派出所民警、村“兩委”干部、綜治干部等力量,上門家訪370.8萬人次,以“婆婆嘴”常念“安全經”。此外,針對全省4萬名留守兒童、1.1萬名監護缺失和家庭困難的重點兒童,省教育廳聯合公安、民政、婦聯、團委等部門,探索農村“鄰里盯防”機制、“愛心媽媽”匹配結對、暑期托管班等方法,提升其校外安全監護能力。
“但防溺水教育不能只靠堵,還要學會疏,想辦法滿足孩子的戲水需求。”作為一所鄉村學校的校長,南昌市新建區金橋初級中學校長方先平對開展防溺水工作深有感觸。為此,該校在校內搭建了一座約750平方米的可拆卸游泳池,方便學生閑暇之時來此學習游泳。
一所鄉村學校的努力,是江西各地推進學生學習游泳技能的生動縮影。在于都,縣公安局聯合各級黨委政府、教科體局、轄區學校等多方力量,推動游泳教育和安全游泳區域建設,為每個鄉鎮中心小學配建拼裝式泳池,讓孩子戲水、學游泳有了安全去處。
江西省教育廳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積極推進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動”,78個縣區啟動游泳教育普及試點。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公共游泳場館,建設“拼裝式泳池”,用好體育部門培養的1200名游泳師資,去年已免費培訓68.5萬名中小學生,超八成為四年級學生。
齊抓共管“三張網”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多發期。為讓廣大青少年快樂過暑假,江西強化數據分析、緊盯關鍵環節,從宣傳防范、科技賦能、機制保障等方面入手,齊心織就宣傳網、防護網、責任網,從源頭上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
“同學們假期要謹記不要私下下水游玩。”進入4月,九江小學等眾多省內中小學校,將防溺水提醒列入日常工作清單,利用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每個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開展防溺水主題教育;蓮花縣公安局等各地公安部門積極組織民(輔)警,通過“警民懇談會”、宣傳講座、入戶宣講及發放《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與群眾面對面宣講防溺水安全知識。
截至暑假,江西省教育廳會同省公安廳、省應急廳、省體育局及江西日報等部門單位,共同啟動家長學生“同上一堂防溺水課”活動,覆蓋學生、家長、教師超6500萬人;組織開展社會公益防溺水安全知識普及活動102場,覆蓋人群96萬人次;制作推送了28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短視頻,線上累計600余萬人收看,點贊超2000萬人次。在這場防溺水戰役中,我省凝聚家校社各方力量,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接力”,在線上線下構建起立體宣傳網,幫助學生將防溺水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江西省持續強化科技賦能預防溺水工作,深化危險水域無人機巡查、打造重點危險水域電子地圖、推廣智能化防溺水設施建設,以提升重點水域岸線的精細管理,織密安全防護網。例如新余市公安局在分宜縣雙林鎮試點發放防溺水定位手表500個,只要學生在水域附近玩耍,定位系統第一時間同步推送預警信息給社區民警、社區干部、監護人。靖安縣教體局加大技防投入,對全縣重點水域進行智能監測,“現在只要學生踏入水域警戒領域,就會觸發警戒喊話,提醒短信同步發送給學生監護人及附近的河道巡查員,以便他們及時趕到水域旁勸離學生。”靖安縣教體局平安辦負責人表示,通過技術加持,全縣中小學生及幼兒實現防溺水監管“一個都不少”。
對于各地防溺水工作舉措是否落實到位、工作成效如何?督查人員心里自有一本“賬”。“先部署安排學校圍繞防溺水工作開展自查,之后組織學校開展交叉檢查,我們不定期也會走訪學校進行檢查。”南昌市青山湖區教體局安穩辦工作人員解釋道。
為繃緊安全弦,江西省教育廳去年聯合省防溺水成員單位,赴11個設區市開展以農村為重點的全覆蓋檢查,深入開展風險水域、安全隱患摸排,推動各地建設、修繕、加密防溺水“四個一”設施9.2萬處;組織力量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市縣暗訪,部署教育系統開展4輪交叉檢查,下發18期《安全提示》。各地公安、消防救援、應急、紅十字會聯合志愿者,建立完善應急聯動救援機制,組織溺水救援演練、組建村級救援隊伍5600余支,全年勸阻擅自下水學生3.3萬人次,成功救援49名溺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