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腔調、文本,幾乎相同,只不過人名和地名變了……不同的微信公眾號,卻批量發布雷同的標題和系列文章。福建福清三關聯公司被指批量炮制雷同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三家涉事公司注冊地址原本均相同,位于福清龍田鎮。今年1月份,其中一家公司地址變更至福清萬達廣場。而這3家公司的股權架構上,都有著同一個女子“郭某”的身影。
3月19日上午,記者進行實地探訪,公司位于福清龍田鎮三村一居民樓內,一名自稱工作人員以“現在不方便”為由婉拒記者的進一步采訪。
當天,郭某丈夫薛某明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發布雷同文章與妻子無關,都是其一手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閱讀量和漲粉。記者了解到,事發后,微信平臺方面已封禁3個主體下的50個違規公眾帳號,刪除相關文章近100篇。同時,當地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
一篇通稿供全球:疫情讓海外華人有家難回?
“疫情之下的XXX:店鋪關門歇業,XXX華商太難了!”、“留在XXX的華人華僑:思來想去還是暫時不回國好!”……2月27日至3月16日,“掌上土耳其”“掌上南非”“厄瓜多爾華人在線”等60多個微信公眾號發布多篇雷同文章,從而引發社會的關注。
多家媒體記者梳理發現,雷同點在于,在不同的微信公眾號推文里,除了國家名和文內主人公名字、人物經歷等信息進行“改頭換面”外,里面的格式、腔調、文本幾乎相同,閱讀量從幾千到上萬閱讀量不等,網友也戲稱其為“一篇通稿供全球”。
同時,上述雷同文章被人質疑系批量生產,制造海外疫情恐慌情緒。這些微信公眾號指向了福建福清三家公司。它們的賬號主體主要是:福清天天快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清時代創想傳媒有限公司和福清市海外同城人人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這三家公司擁有60多個微信公眾號。工商注冊信息顯示,天天快幫股東名為郭某強和郭某,兩人合資占股100%,法定代表人為郭某強,成立時間為2019年6月。另一家公司時代創想股東為郭某,持股比例100%,亦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成立時間為2016年3月。海外同城人人幫法定代表人為薛某明,成立時間為2019年2月。
這3家企業為互相參股或高管互相任職的關聯企業,并且都與“郭某”有關。
記者了解到,事發后,上述公司的多個公眾號已改名并刪除了有爭議的文章。同時,因此類文章涉及夸大誤導,微信平臺方面從3月17日發現開始已封禁3個主體下的50個違規公眾帳號,刪除相關文章近100篇。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這批“掌上國外”系列公眾號已無法搜索到。
實地探訪:兩家公司位于鎮區一居民樓內
記者調查發現,三家涉事公司注冊地址原本均相同,位于福清龍田鎮。今年1月份,福清市海外同城人人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地址變更至福清萬達廣場。3月19日上午約11時,根據兩家公司的注冊地址,記者來到龍田鎮,輾轉找到了位于鎮區一居民樓二樓的“時代創想”傳媒公司。記者在現場看到,通往二樓的樓梯大理石上僅張貼有“時代創想”字樣的告示,但并未發現另外一家公司的指示牌。
此時公司鐵門緊閉,記者多次按了門鈴并敲門均無人回應。約5分鐘后,正當記者要離開時,現場來了一名年輕小伙欲進入公司上班。他自稱是公司工作人員,但并沒有運營微信內容,其主要運營抖音,屬不同部門,“公司一共有10多人,我們抖音這個部門有四五個人?!?/p>
正當記者在采訪時,緊閉的鐵門突然打開,屋內出來一名男子。記者表明來意后,這名同樣自稱工作人員的男子對記者稱,“負責人去公安(那邊)了”,并以“現在不方便”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進一步采訪,隨即關上了鐵門。
記者在抖音上搜索“天天快幫網絡科技”,發現多條內容也已刪除。
涉事法人代表:目的是為了提高閱讀量和漲粉
另外,據記者了解,“福清天天快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郭某強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稱,這家公司只是他代為注冊,注冊后便交給妹妹郭某和妹夫薛某明兩人拿來注冊微信公眾號用,他并不參與公眾號的日常運營和公司的經營。
針對發布的文章,他認為文章中關于境外疫情的描述是真的,但換個地方、換個人名的那些故事,基本都是員工“編的”。他還表示,3月17日起已在自己的微信上,接到了公眾號運營平臺“文章被舉報”的提醒信息。事發后已刪除這些文章。
其妹妹郭某則回應相關媒體時表示,自己現在家里帶孩子,公眾號一直由其老公打理,并不清楚“華商真難”推文被批量復制、傳播一事。
郭某丈夫薛某明出生于1990年,是自媒體從業者。3月19日,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上述假消息與妻子無關,都是其一手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閱讀量和漲粉。
記者還了解到,針對此事,福清當地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
警方: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近日,福州警方對這起“一篇通稿供全球”案公布最新進展,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福州警方通報,3月初,福州網警在開展日常互聯網安全巡查時,在某微信公眾號上發現多篇涉及疫情的文章《疫情之下的XX國,店鋪關門歇業,華人有家難回,XX國華商太難了??!》。由于涉及多國華人的疫情信息,網警迅速對文章內容進行仔細甄別。
網警發現,這些文章不僅標題使用統一格式,內容也一模一樣,僅僅是更換了國名,甚至文章里的主人公“王先生”也隨著作者的安排出現在世界各國。經核實,這些造謠文章系別有用心之人編造的虛假消息。福州網警立即將該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并對相關情況開展進一步調查。
3月19日,福州警方抓獲薛某明(男,30歲)、郭某(女,27歲,薛某明之妻)等4名犯罪嫌疑人。
經審查,薛某明供認自今年2月以來,為了旗下3家公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能吸引更多網民關注,提高公眾號的閱讀數和關注量,賺取更多廣告收益,編造《店鋪關門歇業,XX華商太難了》等相近內容格式的涉新冠疫情虛假文章,發布于其經營的17個微信公眾號,造成網絡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真的沒想到我編造的謠言會在網絡上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面對辦理案件的網警,涉嫌編造疫情謠言指揮“網絡水軍”傳播的嫌疑人薛某明深深地低下了頭,表示十分后悔。
目前,犯罪嫌疑人薛某明等人已被福州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福州警方對涉及造謠炒作新冠肺炎等“網絡水軍”黑色產業展開凌厲打擊,在福清、臺江、倉山、閩清、永泰等地相繼破獲“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案件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目前已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5人,有力凈化了網絡空間,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律師:編造或故意傳播與疫情有關的虛假信息,或面臨法律風險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一些網民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網上發布信息言論應遵守法律法規。”對此,福建迅維律師事務所鄭律師認為,編造或故意傳播與疫情有關的虛假信息,或有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還有可能被追究刑責。
鄭律師還提醒廣大市民,相關疫情信息以政府部門、權威媒體等官方發布平臺為準;對已轉發的不實信息要主動快速刪除,盡快消除不良影響。市民們在關注疫情相關信息時,也應具備甄別虛假信息的能力。對于虛假信息或網絡謠言,大家要識謠辨謠,在不確定事件真實的情況下,不要通過互聯網、自媒體等傳播媒介傳播謠言。(記者陳欽祥郭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