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的6月,地里的作物正是種植和生長的關鍵時節,可是此時大棚里的瓜果蔬菜卻已成熟,到了采摘販賣的農忙時節。為切實保障農民訴訟權益,不誤農時農忙,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堅持“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深化“四化四解四到位”,主動將法庭“搬”到村民家中,用一場別開生面的巡回審判,現場審理涉及村委會與村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
田間問診
庭前走訪問民情,調解先行化分歧
案件受理后,為充分了解案情,掌握第一手資料,法官沒有坐等開庭,而是帶著書記員主動深入涉案村莊,逐戶走訪相關村民。法官在走訪中發現,涉案村民均為大棚種植戶,當前正值蔬菜、瓜果等農作物集中成熟、亟待采摘上市的關鍵時期,化解矛盾刻不容緩。村民表示:“我們不是不配合法院工作,實在是沒功夫。大棚里的菜,趕著摘、趕著賣,哪有時間跑法院?!本驮谡{解過程中,還有收購商來查看大棚里的蔬菜瓜果是否符合收購標準。
通過耐心細致地溝通,法官了解到,雙方爭議的核心在于承包費的收費標準問題。盡管法官當場開展調解工作,努力尋求雙方利益的平衡點,但因村民較多始終無法達成統一意見,村民與村委會間的分歧也比較大,始終未能達成調解協議。
背包法庭
巡回法庭接地氣,農時緊迫不耽擱
承辦法官表示“農時不等人,誤了采摘季,損失的就是農民一年的血汗錢?!笨紤]到當事人往返法院開庭會耗費大量寶貴時間,為最大限度減少訴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法官果斷決定帶著國徽下鄉開庭。
法官與書記員攜帶全套設備,將便攜式科技法庭“搬”進了農家院。在國徽的見證下,法官引導雙方當事人圍繞承包合同效力、費用收取依據、收費標準等爭議焦點,充分陳述意見、舉證質證。書記員同步進行電子記錄,確保庭審高效規范。由于雙方訴求差距較大,當庭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但法官深入基層、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的辦案方式,以及巡回法庭帶來的極大便利,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村民。
“真沒想到,法官能把法庭開到我們家里來,還帶著國徽、電腦、打印機,太正規了!這大熱天的,正是摘瓜賣果的時候,要是讓我們跑那么遠去城里法院,可真耽誤不起啊!”一位參與訴訟的村民在庭審結束后由衷地感慨道。其他旁聽的村民也紛紛表示,這種“家門口”的法庭,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與便利,一位村民對法官真誠地說,“不管結果如何,我們相信法院!”
司法護農
延伸服務促和諧,護航農時顯擔當
從“坐堂”審案到田間“巡診”,此次巡回審判是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落實便民利民舉措的一個生動縮影。它不僅有效解決了農忙時節農民“打官司”與“忙農活”的現實矛盾,保障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更將法治理念和司法服務直接送達群眾身邊,拉近了法院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提升了司法公信力,為農民安心生產、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