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地處東遼河源頭,承載著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使命。為更好服務金州-安石-遼河源生態宜居示范帶建設,經吉林省高院批準,東遼縣人民法院于2022年6月將安石人民法庭遷至遼河源鎮并更名成立遼河源人民法庭,同步加掛生態旅游法庭牌子,打造集生態司法保護與旅游產業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化”法庭。近年來,法庭立足區域生態旅游產業優勢,深入開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通過建立生態環境司法審判協作機制,精準對接生態旅游發展、基層社會治理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三重需求,為區域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
融入社會治理,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為拓寬社會治理渠道,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化解在基層,遼河源法庭在本轄區內“全覆蓋式”設立了安石鎮朝陽村、遼河源鎮、金州鄉3個巡回審判點,打造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法庭工作人員與調解員密切協作,通過巡回辦案、送達、開庭、調解,充分發揮巡回審判點就地就近化解糾紛的作用。在安石鎮朝陽村、遼河源鎮安北村、遼河源鎮安樂村、金州鄉雙福村創建4個無訟村屯,實現法院工作與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無訟村屯建設精準對接。2022年成立至今,共計巡回辦案130余次,巡回調解60余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巡回開庭審理案件4次,切實減少人民群眾奔波訴訟之累。
加強府院聯動,筑牢生態保護司法屏障
積極推動府院聯動機制成果落地落實。遼河源法庭作為“遼源市環境治理協同中心實踐基地”,積極推動協同中心各成員單位信息互通、數據開放共享,為區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提供要素支撐。與轄區朝陽村委會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簽訂法治宣傳合作框架協議,圍繞“法官進鄉村”“設立生態文明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發揮生態旅游法庭職能作用”“智慧農業建設”等方面展開積極探索。依托東遼河湖水安全府院聯合保護機制,攜手檢察院、水利局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宣傳和巡河活動,在遼河水庫設立環境資源保護法官工作站,積極營造維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司法之力保護綠水青山。
延伸司法服務,營造和諧有序旅游環境
充分發揮生態旅游專業化審判職能,為遼河源旅游產業發展提供“5A”級司法服務。根據旅游行業需求“清單”,開具法律服務“處方”。通過走訪調研,了解轄區旅游行業糾紛成訟特點,針對性開展法治宣講及法律風險排查。在轄區內的重要旅游景區建立巡回辦案點和“綠色通道”,為景區游客提供電話受理、先行調解、巡回審判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旅游糾紛“就地立案、就地審理、當庭裁決”,便利當事群眾,高效及時化解景區糾紛。利用法律咨詢、法治講座、舉辦公眾開放日等方式常態化開展誠信經營、文明旅游等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提高群眾守護生態、綠色生活意識,以“司法溫度”守護“旅游熱度”。
遼河源法庭將持續鞏固“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成果,以“法”為引,乘“楓”而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加強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夯實生態保護司法陣地,以司法力量全方位護航遼源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