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點多線長面廣、20個居民點星羅棋布的特殊轄區環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金銀川墾區公安局新井子派出所主動破局,創新推行“動態警務”機制。該所組織二十余名民警輔警下沉網格擔任“片區管家”,劃定責任區,以風雨無阻的韌勁高頻走訪。今年以來累計行程近400公里,相當于繞轄區邊界10圈,“鐵腳板”踏遍每個角落,將家家戶戶情況摸得“門兒清”,切實做到“人到、眼到、心到”。
俯身傾聽,織密民情信息網
走訪中,民輔警們絕不搞“填表打卡”。幫把手于棉田,嘮家常在炕頭,才是他們的工作常態。今年以來,新井子派出所僅與群眾“掏心窩子”的深度交流就超過1500次!

新租客信息、家長里短、農機下地安排……這些帶著“泥土味”的細節,都在一次次拉家常中被精準掌握。
矛盾調解更不等上門,田間地頭擺上馬扎便是“流動調解室”。新井子派出所累計現場化解小糾紛、小摩擦200余起,解答法律咨詢300余人次,收集有效治安線索80余條,真正實現了問題解決“零距離”、“零時差”。
鄉音普法,筑牢安全防火墻
針對轄區實際,派出所創新“鄉土化”宣傳路徑,讓安全知識“沾泥土、帶露珠、接地氣”。

“陌生電話要警惕,中獎退稅是陷阱,捂緊錢包多核實,天上不會掉餡餅!”是輔警蔣濤的順口溜,趕巴扎的老鄉都能跟著哼幾句。
為了讓安全知識好記管用,新井子派出所編了10多條維漢雙語順口溜,在集市、活動中心宣講了120多場次,覆蓋群眾超5000人次。

連隊大喇叭也沒閑著,農忙防火、反詐預警等關鍵期,維漢雙語安全提示日均廣播4次以上,鄉音成了田間地頭最親切的“平安背景音”。
新井子派出所的民警還帶著“活例子”上門宣講,指著鄰居被刷單騙的經歷,給棉農掰開揉碎講套路,用身邊真實的農用車事故,給農機大戶老張敲警鐘。這種“以案說法”,覆蓋了90%以上的重點戶,警示教育效果實實在在。
貼心服務,繪就警民同心圓
“鐵腳板”走出的,是通往群眾心里的路,“鄉音普法”傳遞的,是實打實的為民情。

走訪路上,新井子派出所民輔警個個是“熱心腸”,看見老人扛重物,搭把手是常事,今年以來幫助群眾160多次,戶籍警給12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上門辦證送證。
聽說職工農產品賣不動,民警們四處聯絡,幫著銷了50多噸。遇上急事難事,更是沖在前,深夜打手電在戈壁灘找回走失的30多只羊。頂著極端天氣,緊急轉移危房群眾6戶。農忙時搶時間調解農機糾紛38起,沒耽誤一畝地生產。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暖流,把警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

夕陽映照,民警的影子在無垠棉田里越拉越長。新井子派出所的民警輔警們,在這半年里就是用400公里的堅守,把“動態警務”踏成了平安坦途,讓帶著“土味”的鄉音普法說進了群眾心窩。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全所民警輔警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正不斷深化,平安建設的根基隨著堅實的腳步持續夯實,法治之光普照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