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二十八連的郭英英。我現在正在處理兩家身份地交界不明確而發生的爭執事件,情況簡要已上傳平臺,請指示。”
“收到,請及時跟進情況,如果現場調解不成,請協調當事人前往綜治中心進行調解。”
6月1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芳草湖農場二十八連工作人員郭英英通過綜治信息平臺APP上傳事件信息。
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依托“前端發現-平臺流轉-中心調度-依法化解”的閉環機制高效運轉,“基層工作人員作為綜治中心的‘神經末梢’,能直達職工群眾當中。在平時的走訪中如果發現有矛盾糾紛或者安全隱患,工作人員可以通過APP上傳事件信息,中心再結合實際情況下派任務,配合連隊‘兩委’共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主任夏緒新介紹。
走進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布局合理、指示清晰。在大廳一處,AI律援機器人正在為居民張紅提供法律建議。

“有什么法律方面的困惑,AI律援機器人就能提供專業解答,條理特別清晰,復雜的法律條文變得通俗易懂。”張紅說。
如今,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的AI律援機器人,已成為職工群眾全天候的智能“法律顧問”,展現出從“技術工具”向“民生幫手”的價值轉變。
“哪怕說方言,AI律援機器人同樣能識別。要是有機器人回答不了的問題,還可以向現場的法官、律師咨詢求助,十分方便。”芳草湖農場居民王桂萍說。
從矛盾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援助到心理咨詢輔導,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提供的每一項服務,都精準對接職工群眾的多樣化訴求,傳遞著有溫度、有實效的服務力量。
“只進一扇門,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居民楊忠紅對綜治中心的貼心服務稱贊不已。
綜治中心的變革不僅體現在物理空間的集成,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布局科學,更在于流程的再造:通過綜治信息平臺,群眾可隨時查詢辦理進度,實現從“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的跨越。

十九連居民張建剛,曾經因困擾他的鄰里漏水糾紛需要經常跑社區和物業協調。“之前為了解決糾紛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現在來到綜治中心,從政策咨詢到糾紛化解,都能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綜治中心真是咱老百姓的省心站、暖心窩!”張建剛說。
數據顯示,自2024年10月運營以來,芳草湖農場綜治中心已累計化解各類訴求400余起,辦結率達98.2%。這背后是“數據+人工”的治理創新與服務升級,實現了從“坐等訴求”到“上門問需”的轉變。

“我們聘請專業律師,坐班為群眾把脈法律難題,成立老法官調解室,用親和的方式為群眾提供幫助,同時引入AI律援機器人,打造全天候的智能‘法律顧問’,三種服務模式優勢互補,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的訴求都能得到回應。”夏緒新說。
據了解,2024年以來,師團兩級綜治中心調處矛盾糾紛6969件、法律援助90余件、司法確認873件、心理疏導干預3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