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豐則倉廩實,倉廩實則天下安。2024年以來,寧夏吳忠市檢察機關扎實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活動,深入排查整治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立案辦理高標準農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2件,督促42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強建后管護,為服務保障糧食安全貢獻檢察力量。
數字賦能 做細耕地“一本賬”
“我們調查發現,部分鄉鎮的高標準農田基礎配套設施中節水灌溉設備使用率低下,有的年久失修甚至損壞無法使用,有的灌溉渠道上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枯枝樹葉堵塞,導致排水不暢,影響農田灌溉。另外,還存在大量棄置水井井蓋缺失破損及沒有警示標志的安全隱患,部分機耕路坡度過陡,農用機械無法進入作業,導致耕地荒廢。因項目移交使用后未建立建后管護長效機制,致使高標準農田及附屬設施并未真正發揮效用。”鹽池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6月,該院依托最高人民檢察院模型平臺中“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及建后管護領域類案監督模型”,通過分析比對數據要素并集中走訪全縣8個鄉鎮實地調查,發現高標準農田項目存在的諸多問題。
該院經綜合研判分析,遂向相關監管部門分別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對存在問題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及時整改,加強對農民質量監督員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組織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后管護長效運行機制,維持高標準農田及附屬設施的正常使用功能,協同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后管護長效運行機制后嚴格落實管護責任。收到檢察建議后,監管部門立即成立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整治工作內容及完成時限,確保整治工作落到實處。經辦案組實地查看,相關問題已得到有效整改。
吳忠市檢察機關規范調取2019-2024年全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臺賬,摸清高標準農田建設狀況、建設面積、驗收交付等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組建辦案團隊,深入走訪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地點,對高標準農田的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等情況進行實地查看,通過無人機以及“經緯相機”、衛星地圖等App對項目地塊進行巡檢、航拍,從中發現案件監督線索4條,做到定位準、證據實,為守住百姓“飯碗田”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精準監督 “益”心筑牢“耕基”
2024年3月,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職責中發現,轄區內部分高標準農田在耕種過程中,由于管護不到位,監管不及時,灌溉渠道嚴重破損,渠道、涵管因雜物、雜草或淤泥堵塞造成下游灌溉困難。并且田間道路被侵占種植,車輛無法通行,有居民還向主灌溉渠中排放污水,嚴重影響土地耕種。監管部門在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中也存在履職不到位的情形。
為進一步了解高標準農田管護實情,該院在走訪調研中向鄉鎮干部、村干部、農民發放《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調查問卷》,梳理分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質量滿意程度,并了解群眾意見建議。隨后組織聽證員、“益心為公”志愿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村民代表等,召開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聽證會。在聽取各方意見后,該院依法向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摸排轄區高標準農田出現的建后管護缺失問題,及時對轄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設施損壞、缺失部分進行修繕,確保高標準農田正常運行。
同時,加強宣傳高標準農田、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增強群眾對高標準農田配套水利設施的保護意識,杜絕耕地撂荒、耕地非糧化行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檢察建議發出后,行政機關高度重視并積極整改。利通區院持續跟進監督,經“回頭看”,案涉農田均已正常淌水、種植。
針對部分高標準農田存在“非農化”現象及項目后期管護監督工作不到位問題,吳忠市檢察機關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9份,督促清理污染高標準農田的固體廢物、危險廢物6.5噸,改造質量不合格的高標準農田面積40畝,確保500余畝高標準農田灌溉用水安全,讓“糧田”真正變“良田”。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滯后問題,通過開展磋商、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提請項目竣工驗收18個,及時設立項目信息公示牌、高標準農田標示牌,強化對已投入使用的高標準農田項目的監管,筑牢“耕基”。
凝聚法治合力 嚴守耕地“紅線”
2024年以來,同心縣人民檢察院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監督。該院主動對接相關行政職能部門,調取近年來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資料,通過查閱相關文件、實地走訪,發現轄區內部分鄉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建設項目存在行政主管部門超出建設項目質保金預留比例,向施工企業多預留資金275萬余元;部分鄉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通過竣工驗收,但未按要求設立高標準農田公示標牌和標志。
針對以上查明的事實,該院組織人民監督員共同開展監督,經充分討論后,向負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2份,建議其督促完成轄區內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使用和公示牌設立,加大高標準農田建后保護力度,規范建設規劃備案程序。同時,針對超出規定比例多預留的質保金,建議向施工企業予以相應返還。通過公益訴訟監督辦案及回頭看,轄區內高標準農田相關問題已落實整改到位,對多預留的質保金275萬余元已返還施工企業。
吳忠市檢察機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凝聚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履職合力。檢察人員結合辦案,深入分析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存在的系統性、普遍性問題,延伸監督觸角。通過對12345政務服務熱線、政府網、“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中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摸排涉高標準農田建設問題線索6件,提高線索發現能力。與此同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特邀檢察官助理、專家學者參與案件座談磋商、公開聽證、整改評估等辦案活動,群策群力確保高標準農田穩產增產。
“我們將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綜合強化督促履職、生態恢復、深化監督及綜合治理工作,切實扛起保護耕地安全、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吳忠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