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始縣高坪鎮綜治中心緊扣“風險防控在前端、矛盾化解在中端、服務延伸到末端”治理主線,通過構建全鏈條、立體化的基層治理體系,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基層治理路徑。
自2021年推行“三端”治理模式以來,全鎮初信初訪化解率提升至97.4%,累計化解信訪積案47件(其中十年以上歷史積案8件),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7%,連續5年未發生極端案事件,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安保障。
織密“預警網”,抓好主動預防
風險防控是平安建設的“第一道防線”。高坪鎮充分發揮綜治中心“指揮部、情報部、參謀部、作戰部”四位一體職能,做實“1+4+N”矛盾風險研判化解機制,通過突出“1”、強化“4”、壓實“N”,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訪辦等部門資源,以“擰成一股繩”的合力協同聯動。強化警情、訪情、訴情、案情、輿情“五情分析”,精準識別山林土地糾紛、債務債權矛盾等風險點,實現“條塊結合、部門聯動”的治理合力。
技術賦能是風險防控的關鍵支撐。綜治中心整合全鎮2200個視頻監控探頭,接入公安“雪亮工程”,重點區域實現“一屏統覽”;在火車站、景區等人流密集區域布設智能感知設備,實時監測異常動態。在青花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遷墳400余座、搬遷50余戶、流轉土地1000余畝,通過風險預判和動態監測,綜治中心提前介入化解矛盾,全程未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
為確保風險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小”,高坪鎮建立“摸排-研判-交辦-督辦-反饋-評估”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一般矛盾由村(社區)或行業領域內“小閉環”化解,重大風險提級至鎮級黨政“大閉環”研究處置。通過臺賬化管理與動態跟蹤,全鎮未發生重點人員脫管失控事件,真正實現“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風險的不確定性”。
打通“中梗阻”,實現事心雙解
化解矛盾既要解法結,更要解心結。高坪鎮將“評理說事”機制結合本土鄉情,組建由本地干部、群眾代表、專業調解員及“明白親屬”構成的調解團隊,通過“攤開講、眾人評”的方式,將情理法紀融入矛盾化解。高店子社區胡家與張家因宅基地糾紛積怨35年,綜治中心組織多次評理說事,雙方最終達成和解,胡某主動為兩家鄰居讓出數米通道,再現現代版“六尺巷”佳話。
為提升矛盾化解效能,鎮綜治中心提煉推行“三前五診”工作法,即“預測在預防前、預防在調解前、調解在激化前”,配套開門坐診、入戶問診、現場急診、聯合會診、跟蹤復診五類手段。通過事前排查、事中聯調、事后回訪,化解光伏項目占地補償、義務幫工人身傷害等重大糾紛45件,避免矛盾升級風險擴散。2024年以來,全鎮通過評理說事累計調處矛盾糾紛378件,成功率96%,群眾滿意度達98.9%,實現“零民轉刑”“零群體事件”目標。
延伸“服務鏈”,激活治理末梢
服務效能是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高坪鎮綜治中心建成“一廳六室”功能陣地,涵蓋信訪接待、矛盾調處、心理疏導等七大模塊,打造規范化、便民化服務場景。針對轄區年接待游客近200萬人次的文旅產業特點,綜治中心在火車站、景區設立綜合管理辦公室及警務室,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應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務。2024年,高效化解游客投訴43起,滿意度達97.6%,涉旅糾紛處置效率得到游客認可。
隊伍建設是治理長效化的基石。鎮級層面配備老中青結合的接訪團隊,吸納兩名專職法律顧問和調解員;村級層面明確村書記為綜治第一責任人,村輔警、兩委干部協同發力。有20余年基層經驗的郭龍平擔任鎮專職調解員三年多,累計成功調解案件近200件,涉案金額超4000余萬元。此外,全鎮組建“一長五員”網格服務隊,發動“紅石榴服務團”“鐵姑娘民兵連”等群眾組織參與治安巡邏、矛盾調解,年均開展反電詐、禁毒等宣傳活動2000余人次,推動電詐發案率大幅下降90%,青里壩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規范化管理推動制度落地,實體化運行激活治理效能。高坪鎮綜治中心通過前端風險防控筑牢平安底線,中端多元化解實現定分止爭,末端服務延伸提升治理溫度,確保風險研判、矛盾調處、服務供給等環節無縫銜接,彰顯了基層治理體系從“有形覆蓋”到“有效運轉”的深層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