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找回老人,老人通過警燈看到了家的方向;警察找回快遞,快遞員因免于賠償而驚喜萬分;警察尋回手機,失主在屏幕上看到了愛人“溫暖的約定”,警察找回一把扳手,對失主而言是10年“老友”、珍愛之物歸位。這是一篇派出所警務室36小時“小事日記”,兵團第一師公安民警輔警用溫暖行動,擦亮了群眾眼中的熠熠星光。
那個燈閃的地方,就是家
4月20日凌晨2點15分,街頭黃沙彌漫,一個身影徘徊在二團新井子鎮西城社區警務室的玻璃窗前。值班民警趕緊把群眾讓進屋內,她眼中滿是失落與焦急:“警察同志,我姨婆快八十了,思路有點不清楚,她下午出門遛彎,到現在都沒回來!”她的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自責與慌亂,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劃來劃去。
輔警潘路路立即遞上一杯熱水:“阿姨您別慌,先喝口水,我們梳理好情況馬上幫您去找人。”耳邊響起派出所對講機組織搜尋的聲音:“監控顯示,老人最后出現在景觀河方向。東城警務室、西城警務室分兩組前往尋找。”

5點10分,潘路路的強光手電掃過河岸草叢,突然照到一側穿著紅色棉襖的身影——老人正蜷縮在草叢里,手指緊緊捏著自己棉襖上的紐扣。“老人家別怕,我們是派出所警察,來帶你回家的!”潘路路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為老人披上自己的外套。老人冰涼的手緊緊抓住了他的胳膊:“我就出門轉了一圈,天黑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潘路路指著遠處閃爍的警燈說:“奶奶,天黑找不到家的時候,您就找那個閃爍的燈。那個燈閃的地方,就是家。”
老人和家人重逢時,他們眼中興奮的光芒和淚光交織在了一起。
太好了!不用賠客戶錢了
4月20日上午11點,大風卷著細沙,快遞員小雷在單位門口急得直跺腳:“三十多個包裹一起堆在門口,轉眼咋就丟了一個件!”隨后他撥通了報警電話。民警田騰珍頂著風沙趕到現場。他仔細查看店外監控,突然喊停:“放大這輛自行車的車筐!”畫面顯示,一個包裹被大風吹到了路邊,隨后被一位拾荒老人丟進了車筐。
從中午到傍晚,田騰珍打了二十多通電話,終于聯系到誤撿包裹的老人,得知包裹被當作垃圾扔進附近垃圾桶后,田騰珍二話不說,帶著輔警祁彬就沖向了垃圾站。

頂著垃圾箱散發的氣味,兩人翻找了近半個小時,從一堆腐爛的菜葉中找出那個沾滿污漬的快遞包裹。“太好了!我不用賠客戶錢了!你們太牛了!”小雷高興地直拍大腿,激動地兩眼發光。
晚上做你最愛吃的拉條子
4月20日下午3點50分,十七連職工王某滿頭大汗地沖進警務室:“警察同志,我的手機丟了,里面存著好多重要資料!”
了解完具體情況,輔警唐廷華立即通過另一部手機登錄手機官方售后系統,和報警人一起進行定位追蹤,發現手機信號出現在兩公里外的農田區域。沙塵天,唐廷華帶著王某沿著干涸的排堿渠趕到大致地點仔細搜尋。整整兩個小時,口干舌燥的二人沒有放棄,終于在渠底發現了那部完好無損的手機。

“估計過渠的時候掉的,幸好沒水!”王某檢查著手機,突然笑出了聲——屏幕上是他妻子剛發來的消息:“晚上做你最愛吃的拉條子。”那一刻,幾分歡喜加幾分幸福,王某笑得滿眼“星光”。
十年前,連同這工具箱,媳婦送的……
4月21日上午12點,二團八連職工李某拎著工具箱,局促地站在警務室門口:"警察同志,我丟了個10號扳手,它跟了我10年......"他的聲音越來越小,似乎覺得這事太小,不值得報警。輔警王納納卻認真地拿出登記本:"您說說扳手有什么特征?咋丟的。""把兒上纏著明顯的黃膠布,十年前,連這工具箱,媳婦買的......"見警察認真記錄,李某眼中似乎有了光,他沒想到警察會幫忙。

民警按照李某回憶線索調取相關監控,只有農用車開出院子那一段,工具箱在車上,蓋子是開的。“應該在你院子里!”王納納立即帶著李某前去尋找。半小時后,從后院鐵桶中找回他的"老伙計"時,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眼眶竟然紅了:"我就是報警試試,東西不貴,但對我真的挺重要,真沒想到你們能幫我找到......"
36小時,4件小事,細節歷歷在目!回到警務室,找老人的潘路路警服上的草籽還沒拍干凈;找快遞的田騰珍皮鞋上還有翻垃圾時沾上的污漬;找手機的唐廷華水杯口沾滿了戈壁的細沙;找扳手的王納納在登記本上為10號扳手加上“貴重物品”的標注……
你可曾為誰,擦亮眼中的“星光”?一師公安民警輔警用行動告訴你:平安和諧是人民公安心中所想,群眾眼中那些開心的、激動的、感謝的“星光”,是對我們最美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