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你們,我們才能拿到被拖欠的勞務工資,真的太感謝你們了!”3月9日,在簽訂司法調解書后,楊某和工友激動地對瑪多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說。
3月8日至9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瑪多縣綜治中心”)整合多部門資源,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效能,緊密合作,高效聯動,有效調處一起欠薪糾紛,成功為21名務工人員討回被拖欠的勞務工資34.7萬元,讓務工人員安心又“安薪”。
去年5月24日,楊某與代某簽訂勞務承包合同,12月3日完成施工任務,代某應按照合同支付楊某等21名務工人員勞務工資73萬元,前期,代某雖已支付38.3萬元,但剩余的34.7萬元卻一直未支付。楊某多次索要無果后,他來到瑪多縣綜治中心尋求幫助。
“您好,請把情況詳細說一下。”瑪多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受理此糾紛后,迅速與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部門溝通對接。隨后,工作人員通過查閱資料、耐心詢問當事人,深入了解案件詳情。
“您放心,被拖欠的勞務工資我們一定會幫您要回來。”工作人員明確告知楊某,代某依法支付務工人員勞務工資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調解中,各部門工作人員秉持公平公正原則,耐心傾聽雙方訴求,依據法律法規和情理進行疏導。
“我不是不想給,只是錢款還未到賬。”代某辯稱。工作人員向代某明確闡釋惡意拖欠勞務工資的法律后果,如行政處罰、刑事責任等,增強其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促使其主動履行支付義務。經過兩天的努力,雙方當事人終于達成一致,代某向楊某等21人分期支付剩余的勞務工資34.7萬元,并承諾今年6月8日前給付全部剩余款項。這起糾紛的成功化解是瑪多縣依托綜治中心,深化多元解紛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通過發揮多方聯動優勢,放大基層治理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調解協議具備法律效力,調解結束后,工作人員引導雙方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由瑪多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對調解協議內容以及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進行了嚴格審查,隨后完成司法確認,為調解成果加上“保險”。據了解,截至目前,瑪多縣司法局已累計處理5起欠薪糾紛案件。
近年來,瑪多縣司法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聚焦群體欠薪案件這一社會關注熱點,根據務工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強化務工人員權益維護措施,暢通務工人員維權“綠色通道”,以更精準服務、更有力舉措,織密織牢務工人員權益“防護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此次欠薪糾紛的圓滿解決,得益于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與協同作戰。今后,瑪多縣司法局將進一步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強化信息共享與溝通協調,凝聚更強大的工作合力,及時、高效解決務工人員欠薪問題,切實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持續加大對建設領域的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欠薪案件的發生。”瑪多縣司法局局長尕桑卓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