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吶!你們兩家做了三十多年老鄰居,孩子都是一起長大的伙伴,為生活廢水排放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實在不值得,今天咱們就把這事翻篇!”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高峰鄉明星村,一場因生活廢水排放引發的鄰里糾紛,在安定分局高峰派出所社區民警的調解下迅速化解。民警將雙方請到社長家中,眾人圍爐煮茶、閑話家常,在輕松氛圍中擺事實、講道理、明法理,不到半小時,雙方便握手言和。這場高效調解,不僅展現了社區民警對轄區情況的熟稔于心,更是高峰派出所深耕基層警務、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縮影。
高峰鄉地處安定區西南部,因全區海拔制高點而得名。這片63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轄11個村、63個社,承載著0.75萬居民的生活日常。在這片夏無酷暑、冬覆瑞雪的土地上,安定分局高峰派出所的藏藍身影始終堅守。他們以日復一日的執著、持之以恒的堅韌、自省自新的態度,化解家長里短的瑣碎、溫暖百姓心田、破解治理難題、守護一方安寧。
今年以來,高峰派出所緊扣“主防”職能,在基層基礎建設、風險防范、矛盾調處、普法宣傳等方面精準施策,在延續“圍爐夜話”警務模式優勢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以“罐罐茶”為情感紐帶、“三熟”(熟人、熟地、熟情)為實踐載體的矛盾糾紛多元閉環化解機制,推動基層治理從“案結事了”的短期解決向“長效治理”的深度升級,全力做好維護穩定、護航發展的“后半篇文章”,向著“基礎牢、發案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目標穩步邁進。
“罐罐茶+三熟”模式打破了傳統調解的嚴肅壁壘。民輔警聯動鄉村干部、賢老能人等群防群治力量,與矛盾雙方圍坐爐邊,煮一壺熱氣騰騰的罐罐茶。在熟悉親切的氛圍里,大家嘮家常、訴心聲、講事理、宣法規,這種方式不僅拉近了警民距離,讓群眾放下防備、敞開心扉,主動道出矛盾根源,更幫助民輔警全面掌握糾紛詳情,為精準化解矛盾筑牢根基。
“張警官,真的太感謝您了!為我們的事跑了這么多趟!”近日,高峰派出所民警張乾回訪轄區村民楊某,細致詢問矛盾調解協議履行情況及有無新矛盾產生。在高峰鄉的田間地頭、村舍院落,民警走訪群眾、調解糾紛、維護治安的身影隨處可見,真正讓腳印留在基層、讓口碑立在民心。不久前,派出所接到報警,幾名村民因租金討要問題與土地承包人發生沖突。接警后,民警立即啟動多元調解機制,聯合綜治中心、村社干部、賢老能人開展調解工作。一方面對村民耐心疏導、普及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對承包人進行嚴肅法治教育,闡明違約后果。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承包人最終履行合同支付租金。
“調解結束不是終點,長效治理才是關鍵。”高峰派出所所長吳強說,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常態化開展“圍爐夜話”活動。民輔警以鄉音傳遞黨的政策,用家常話語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在與群眾的密切接觸中開展基礎信息采集、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化解和便民服務工作,不斷前移警務工作、前置警務服務,全面提升群眾的法治意識和平安建設參與度。同時,不斷完善“警調對接”機制,整合綜治、司法、村社等多方力量,構建多元調解體系,在民輔警的宣傳組織下,各類志愿隊伍不斷拓展延伸,與派出所一起畫好共治“同心圓”。他們還針對不同類型矛盾糾紛,精準剖析癥結,制定個性化調解方案,并建立“一案一冊”跟蹤回訪制度,對已調解糾紛分類管理、定期回訪,確保矛盾不反彈、問題不復發。
自“罐罐茶+三熟”模式推行以來,高峰派出所累計走訪入戶502家次,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6場次,摸排調處矛盾糾紛9起、跟蹤回訪7起,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顯著提升,復發率大幅降低,群眾滿意度節節攀升。下一步,高峰派出所將持續深化這一創新模式,總結經驗、優化方法,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全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標,為平安鄉鎮建設注入堅實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