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的電話不要接,特別是那種奇怪的號碼,直接屏蔽了。”民警隨即將攜帶的反詐傳單發給認真聽講的裕固族牧民,“阿扎、阿娜,羊羔賣了就把錢存到銀行,如果有人打電話讓您購買投資黃金,您可千萬不能信,那是詐騙分子,想騙您的錢。”
眼下,正值春季牧區接羔育幼的繁忙時節,一只只新生的小羊羔為裕固族牧民帶來“豐收”的喜悅與憧憬,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公安局“雙語”反詐資金預警勸阻小分隊的民輔警奔走在轄區各個牧場。
轄區不少裕固族牧民在牲畜買賣時以先支付誠意定金為由被騙,結果損失慘重。也有牧民在抖音、快手上購買牲畜,以圖方便,最后也被騙得物財兩空。2024年,肅南縣轄區內共發生23起網絡詐騙,被騙金額高達283.93萬元,給受害人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雙語”反詐資金預警勸阻小分隊在原本全民反詐手段的基礎上,創新反詐宣傳形式,通過“護學崗+校園反詐、“空中警察”+村社反詐、重點群體+家庭反詐三方面舉措進行反詐宣傳。還通過“流動影院”,邀請群眾觀看各類反詐微視頻,參與反詐知識問答及抽獎活動,吸引“裕固族網紅”為反詐代言,增強了裕固族群眾防騙識騙能力,筑牢了牧區反詐“防火墻”。
肅南縣公安局搭建起“刑偵大隊—派出所—村(社區)—網格員、轄區民輔警”的“三層四級”防詐層級架構,明確各級職責,并要求各派出所組建反詐宣傳小分隊,制定宣防計劃、確定宣防次數,分析易受騙人群,推送預警信息,加大破案力度。
“我們在層級架構下,通過全覆蓋式的宣傳,精準將人群劃分成已受騙、易受騙、不易被騙三大類,實行‘一戶一策’,滴管式、遞進式宣傳,確保‘錢袋子’不外露、老百姓不被騙。”肅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負責人說,除了常規開展反詐宣傳外,還用茶余飯后的休息時間,在轄區游牧民定居點搭起“反詐小鋪”,為裕固族群眾提供反詐咨詢、安裝國家反詐app。
同時通過“村社微信群”等途徑向群眾開展反詐宣傳。今年以來,肅南縣公安局通過102個“村社微信群”將380余條推文推送至裕固族牧民手中,此外,還開展各類反詐宣傳活動50余場次,入戶宣傳1000余戶次,發放反詐宣傳資料5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