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們的耐心勸說,我母親還意識不到自己上當受騙,后果無法想象,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程先生握著民警的手說道。
近日,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反詐中心民警上演了一場“苦口婆心”的反詐勸阻,成功為老人“搶回”20萬元養老錢。
12月10日上午,安寧分局反詐中心接到轄區某銀行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一老人在業務辦理過程中行為異常,在講不清緣由的情況下,就要取現20萬元進行大額轉賬,疑似遭遇電信詐騙。
“阿姨,您稍等一下哈,我們剛上班,取現手續我給您辦著,您在旁邊稍坐,很快給您辦好”說罷,銀行工作人員立即報警。
接警后,轄區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銀行詢問得知,老人聲稱要在四川綿陽買房養老,并一再堅持表示自己沒有遇到電信詐騙,且見老人已經將20萬元現金打包,正準備匯入一銀行賬戶。
“阿姨,您聽我說,您只看到一個'入場券',只知道房價便宜地段好,您甚至都沒見過銷售本人,他就讓你轉賬,絕對是詐騙!”民警一邊對老人進行勸阻,一邊火速聯系老人家屬核實相關情況。
然而電話撥通后,老人的兒子稱其對于四川買房的事情根本不知情,且母親之前就遭遇過電信詐騙,這次可能又遇到騙子了。
了解情況后,民警讓其兒子盡快趕來,并告知老人這是電信詐騙慣用手法,不能轉賬,但老人依然對騙局深信不疑。
民警耐心地向老人分析本次轉款的諸多疑點,并向其講解同類典型案例。經過民警、銀行工作人員、家屬長達一個小時的耐心勸阻,老人終于恍然大悟,稱自己上當了,并對民警全力止損表示感謝。
12月13日,老人家屬持一面“反詐利劍斬斷黑手,挽回損失造福百姓”的錦旗,專程來到安寧分局反詐中心表示感謝。
蘭州公安提醒
老年人防范意識較為薄弱
往往成為詐騙分子的首選目標
老年人應當如何防騙?
保險養老有貓膩,運動健身添活力
詐騙分子一般會打著免費送雞蛋、水果、小家電的幌子,租用專門場地向老年人宣傳“保健產品”“治療藥品”,夸大產品功效誘導老年人購買,從而實施詐騙。
風險提示:不要相信世上有能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這其中很可能潛藏著詐騙陷阱。老年人應該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飛來大獎君莫喜,反復套錢洞無底
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或者互聯網軟件群發虛假中獎信息或郵件,受害人一旦聯系兌獎,詐騙分子就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滯納金”“違約金”等各種名目要求受害人匯錢,實施詐騙。
風險提示:天上不會掉餡餅,更沒有免費的午餐,老年朋友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增強防騙意識,收到類似中獎信息時千萬不要輕信,不要貪圖意外之財,以免上當受騙。
千里情緣一線牽?虛情假意來套錢
詐騙分子專門以空巢老人為目標,假裝和老人“談朋友”,通過“陪伴”獲取他們的信任,實則掩蓋詐騙犯罪的目的。
風險提示:老年朋友不要輕易相信“外人”的話,警惕陌生人突如其來的“好意”。作為子女,也要經常關心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不要給詐騙分子打親情牌的機會。
來電代繳社保費,切勿轉賬不輕信
詐騙分子假借認識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員的名義,一次性收取未參保人員數萬不等的金額,謊稱可代未參保人員一次性補繳社會養老保險費,以便其享受養老退休待遇。
風險提示:接到陌生人的電話,不要輕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電話中提出匯款、轉賬、墊資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干萬不要輕易匯款,如果無法辨別,可以撥打110報警求助。
“以房養老”是騙局,不可盲目抵房產
詐騙分子通過免費體檢、免費領取保健品等方法和老年人拉近關系,騙取信任。誘導老年人以房屋作為抵押進行貸款,投資理財產品,承諾高額利息,老年人最終不僅收益和本金無法收回,也失去了房子。
風險提示:老年人須提高警惕,在日常投資理財過程中,不要盲目被高收益所誘惑,務必選擇正規的投資渠道,盡可能多與家人或者專業人士咨詢商量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