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貴高原的褶皺里,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的群山間流動著一抹特別的檢察藍。當晨霧尚未散盡,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的14名法治副校長已穿梭在山鄉的校園;當夜幕低垂,辦公室里還亮著為迷途少年點撥人生的燈光。這支被孩子們稱為“正義超人”的隊伍,用年復一年的堅守,編織出一張覆蓋當地中小學的法治“保護網”,讓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能溫暖童心的光芒。
分齡施教讓“法治種子”在心田破土
“檢察官姐姐說,壞人就像故事里的大灰狼,我們要勇敢對大灰狼說‘不’!”龍潭二小一年級學生苗苗指著動畫片里的反派角色,向媽媽復述課堂上的內容。這是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推出的“法治啟蒙動畫”系列,結合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把防校園霸凌等知識融入動畫劇情,讓低齡兒童在歡笑中學會保護自己。
與小學課堂的童趣不同,中學法治課更像一場思辨盛宴?!叭绻@暴力的受害者反擊算不算正當防衛?”在關嶺一中舉辦的一場模擬法庭上,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關嶺一中法治副校長陳治拋出的問題引發同學們熱烈討論。學生代表組成的“公訴方”和“辯護方”激烈交鋒,由真實案例改編的辯論劇本讓法律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也讓同學們學到了實實在在的法律知識。
多元共治織密立體保護防護網
“小雨第一次主動擁抱我時,我差點沒忍住眼淚?!痹陉P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詢問中心,心理咨詢師夏朝陽回憶著為受害者進行沙盤治療的日子。這個由檢察院主導建成的“彩虹屋”,讓取證過程變成溫馨的游戲環節,未成年人在安全放松的環境狀態中完成陳述,有效避免了因辦案取證可能造成的“二次傷害”。
2023年,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推出《嚴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條措施》,攜手當地公安、法院、教育局等部門形成保護未成年人的閉環協作,跨部門聯動編織的“保護網”越織越密。
當法治副校長李丁在校園公益訴訟觀察站收到學生舉報的“校外小賣部售酒”線索后,僅用48小時就聯合關嶺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專項整治。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建立保護未成年人公益訴訟觀察站,依托法治副校長聘任中小學學生成為公益守護的“觀察員”。如今,15名“法治小哨兵”已上報各類線索37條,成為校園安全的前沿哨站。
今年新建立的強制報告“全鏈條”機制作用更加明顯。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在診療活動中識別出一名疑似被家暴的兒童后,立即將線索報送給相關部門,多部門在2小時內啟動聯合干預?!耙郧笆前l現問題后各自為戰,現在是信息共享、提前介入,真正把保護做在侵害發生前?!标P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鐘潤蘋說。
溫暖矯正 為迷途少年點亮歸途
“小宇第一次叫出‘檢察官媽媽’時,我正在幫他整理返校的行李。”回憶起對這個涉案少年的幫教過程,法治副校長石微眼眶濕潤。從組織公益勞動到聯系企業幫助其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用了整整8個月,終于讓這個誤入歧途的孩子重返課堂。
家庭教育指導站里,鐘潤蘋正對著手機屏幕遠程指導外出務工的父母開展監護教育?!懊恐芄潭ㄒ曨l通話時間,教孩子做一道菜或者傾聽孩子的一件小事,這些小任務讓親子關系慢慢修復?!碑攩栴}少年小強的父親在家長會上公開感謝檢察官時,鐘潤蘋知道,這堂跨越千里的家庭教育課成功了。
對于那些無法回避的懲戒,法治副校長們同樣充滿智慧。在對一起校園欺凌案的處理中,他們創新推出“公益服務+心理修復”模式,讓施暴者在敬老院服務中感受善良的價值,在心理輔導中直面傷害的后果?!皯土P不是目的,重塑價值觀才是關鍵。”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余平林說。
法治燈塔照亮山區孩子的未來
從最初單打獨斗的校園普法,到如今“教育預防+司法矯治+社會修復”的三維模式,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法治副校長團隊用實踐證明:法治教育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守護童年必須扎牢的籬笆。他們將法治教育傳遞到全縣各鄉村小學,讓偏遠山區的孩子也能參與法治課堂。
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隊伍,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溫情傳遞正義。當法治副校長邢志嫻收到曾經幫教的少年寄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當“法治小哨兵”們主動勸阻校園里的危險行為時,當山區孩子們能準確指出詐騙話術時,他們知道,播下的法治種子已在大山深處生根發芽。
接下來,關嶺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法治副校長團隊將繼續前行。他們相信,當每個孩子心中都點亮法治的星光,那些藏在山坳里的校園就會成為真正的安全港灣,而這片土地也將在法治陽光的照耀下,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