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貴陽市,語音輸入法律糾紛咨詢,不到5秒就能生成一份完整的法律意見書;在黔東南州,“云上普法”直播通過手機屏幕連接千家萬戶……從“經驗執法”到“數據決策”,貴州省正將“法”與“數”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提升執法質效、賦能公正高效司法、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推動法治貴州建設高質量發展。
圖為黔東南州司法局邀請律師到“黔東南法治宣傳直播間”為網友宣傳民法典知識
普法插上“云翅膀”
“阿姐,網絡詐騙的套路多,可別輕易點陌生鏈接!”3月10日,在黔東南州司法局的“苗侗直播間”內,主播律師王瑛琪正用苗語向網友講解反詐知識,屏幕上彈幕滾動,點贊數迅速破萬。直播間外,雷公山腳下的68歲村民張阿婆舉著手機,一邊聽一邊用苗語回應:“這個姑娘講得清楚,我這老太婆也聽得懂!”
黔東南州司法局宣傳科副科長田健介紹,當地將民族語言、山歌調子與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結合,打造出“法治山歌對唱”“非遺普法小劇場”等30余個特色IP。同時,每周還邀請律師和執法部門人員走進直播間,結合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進行“直播帶法”“云端普法”,已通過直播解答群眾關于婚姻糾紛、勞務維權等各類法律咨詢600余條。
“我們現已建成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促進法治宣傳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田健介紹。
圖為白酒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
執法長出“智慧眼”
走進遵義市稅務局智慧稅務中心,巨大的電子屏上,紅藍交織的數據流如脈搏般跳動。企業納稅情況、政策匹配度、風險預警提示等信息實時更新,匯成一張精密“數據網”。而“稅E遵,遵滿意”稅費服務平臺接入的DeepSeek系統,正實時分析千萬條稅收數據流。
跳動的數據流讓“人找政策”變“政策找人”,為規范稅務執法打下基礎。數據不僅“慧眼識需”,更織密了規范執法“防護網”。
貴州省大件運輸許可平臺、水路運政系統、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目前與貴州省政務服務網完成了數據融合,交通運輸省級業務實現100%“全程網辦”。而貴州省司法廳創新開發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分析平臺,目前執法監督分析平臺共收集31萬余件行政處罰案件數據,為精細化和點對點執法監督提供了參考。此外,貴州省還成功申報西南首家國家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審查時限壓減至3天。
圖為貴陽市觀山湖區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大廳
全域推進“智慧”法治
登上貴陽市觀山湖區法院的“5G智慧法庭”,一場跨越千里的庭審正在進行。法官輕觸桌面,證據材料瞬間同步至原被告雙方屏幕;AI語音識別系統將方言自動轉寫成文字,庭審記錄完整度達99%。
在貴州,這樣的“智慧”法治場景已成常態:全國首個大數據律師服務團、貴州省律協大數據專委會推動法律服務數字化轉型;《法律大模型開發與應用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發布,填補國內法律AI領域空白;“法管家大模型”通過“雙備案”,為企業提供合規風控、數據資產入表等智能服務,助力產業行穩致遠……
“數字不是冷冰冰的代碼,而是法治建設不斷進步的階梯。”貴州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法治數據與政務、民生數據正在深度融合,形成覆蓋執法、司法、普法的全域數字治理體系。貴州正以“數”為帆、以“智”為槳,在法治中國建設的洪流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