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建設浪潮與鄉村的發展進程中,務工群體宛如默默運轉的齒輪,為經濟社會的進步貢獻著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當薪資被拖欠,他們的生活便陷入困境,希望之光也隨之黯淡。但在梅州市豐順縣,一場多方聯動的暖心行動,為務工人員討薪按下了“加速鍵”,幫助他們成功解決困難,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這是當地解民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豐順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體化運行,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一站式”為民解紛平臺,讓綜治中心成為服務群眾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實現群眾有問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趟”,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豐順縣人民檢察院幫助務工人員拿到被拖欠的工資。
15名工人拿到被拖欠工資
“真沒想到短短一個多星期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拿到這筆錢,我們心里的石頭終于可以落地了!”務工人員劉某某驚喜地向在場的人感慨道。近日,廣東省豐順縣檢察院派駐豐良檢察室在豐順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湯坑鎮綜治辦等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調解了一宗集體討薪案,使15名務工人員如愿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資。
時間回溯到3月17日上午,豐順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氣氛略顯凝重。劉某某等3名務工人員帶著滿心的焦急與無奈走進了豐順縣檢察院進駐縣綜治中心的接訪室。劉某某的話語中滿是疲憊與擔憂:2024年11月,他和另外14名工友受徐某某雇用,在湯坑鎮上村村某山林從事割草施肥工作。當時,他們與徐某某口頭約定每畝工錢155元。懷著對辛勤勞作后收獲的期待,他們在山林間揮灑汗水,不畏風吹日曬,一直忙碌到12月底完工。可當結算工錢時,問題卻出現了,雙方因總畝數問題產生了糾紛。辛苦一個月的勞動成果,卻因為這一爭議讓收獲變得遙遙無期,這讓15名務工人員心急如焚。
豐順縣檢察院派駐豐良檢察室主任馮健深知這起糾紛對農民工的重要性,他耐心地傾聽劉某某等人的講述,詳細詢問事情經過和證據情況。與此同時,參與接訪的縣信訪局工作人員迅速行動,按照工作流程將信訪件錄入系統,并及時轉至湯坑鎮綜治中心辦理。
為了盡快化解糾紛,各方工作人員付出了諸多努力。在調解過程中,總畝數成為了關鍵問題。由于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經過不懈溝通與協調,雙方最終同意聘用第三方評估公司測量存在爭議的總畝數。這一舉措,為解決糾紛帶來了轉機。
等待的日子里,務工人員內心充滿煎熬,而工作人員也絲毫不敢懈怠。終于,3月26日下午,傳來了好消息。第三方評估公司測量的總畝數得到了雙方的認可,爭議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在湯坑鎮綜治中心辦公室,氣氛不再凝重,而是充滿了如釋重負的輕松。徐某某當場付清所欠的工資余額2.9萬余元,15名務工人員如愿以償地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資。
“平臺受理+依法引導+協同共治”顯實效
這起集體討薪案的圓滿化解,并非偶然。其背后是豐順縣積極構建的“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在發揮作用。
近年來,豐順縣綜治中心統籌協調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政法單位和縣直20多個職能部門的資源和力量,初步形成了具有豐順本地特色的“平臺受理+依法引導+協同共治”的大綜治工作格局。
豐順縣立足政法職能,著眼安全問題,把綜治中心建成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第一道防線。其中,縣綜治中心堅持突出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秉承“一站式服務”原則,統籌推動各級黨四委落實屬地責任、行業部門落實主管責任、政法信訪部門落實專職責任,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依法履職、形成合力。
當地把縣級綜治中心建成集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為一體的全要素綜合工作平臺。鎮級綜治中心充分利用“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融合平安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檢察院及鎮級行政部門組團為來訪群眾依法依規有序解決訴求。
如今,“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布局得到全面提升。
在這起農民工討薪案件中,檢察院、信訪局、湯坑鎮綜治中心等各部門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充分發揮了這一工作格局的優勢。
溫暖仍在延續。3月份以來,豐順縣檢察院依托這一機制,還協同豐良鎮綜治中心、建橋鎮綜治中心成功調解兩宗相鄰權糾紛。
此前,豐良鎮新洞村村民馮某某到豐良鎮綜治辦反映彭某某在兩家相鄰屋溝旁砌起圍墻影響其排污,并要求彭某某讓出50厘米做共用巷道。隨后,彭某某到鎮綜治辦反映在新洞村大壩圍砌起的圍墻被馮某某破壞,要求馮某某進行賠償。
豐良鎮綜治辦將情況通報給馮健,正在縣綜治中心值班接訪的馮健馬上啟動“1+6+N”協作機制,建議鎮綜治辦運用民法典物權編第七章相鄰關系的有關法律規定指導雙方當事人處理好相鄰關系。
豐良鎮綜治辦聯合豐良司法所、新洞村委到現場了解。經積極協調,雙方簽下《巷道共用調解協議書》,問題得到了解決。
每一次調解,都是對公平正義的堅守;每一次成功,都是為社會和諧添磚加瓦。矛盾糾紛的妥善解決,進一步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打牢平安建設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