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乃民生之本
既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2024年,清遠連州法院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勞動爭議案件
超五成以調撤方式結案
全院訴訟案件上訴率
全市最低、同比下降5.75%
投訴信訪量同比減少16.7%
經驗何在?
探索全鏈條解紛模式
“調判執治”一體推進實現治理躍升
探尋矛盾糾紛“最優解”
“這是新拍的X光片,法官您看,鋼板還在腿里呢。”2024年深秋的一個午后,拄著雙拐的羅某在調解桌前坐下,將一疊醫療票據鋪滿桌面,泛黃的工傷認定書邊角已卷起褶皺。
此前,羅某在工作時不慎受傷、骨折。但公司認為羅某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雙方也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關系,拒絕按工傷待遇賠償。羅某無奈訴至連州法院。
承辦法官意識到,若簡單判決,企業可能上訴拖延,企業信用記錄關乎招投標,羅師傅的后續治療也耽誤不得。他通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機制,與勞動仲裁機構對接,主動走訪企業。
經過圍繞雙方用工關系以及工傷待遇賠償問題的細致分析,和針對企業負責人體恤受傷職工困境、及時履行法定義務等的耐心勸說,多輪調解后,企業最終同意支付工傷賠償款,這場持續一年多的工傷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法官促成一起勞務糾紛當事人當庭和解
“調解不是解紛的唯一方式,但可能是最好方式。”連州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探尋矛盾糾紛“最優解”。
因企業用工不規范、不簽訂勞動合同引發糾紛的情況并非個例。該院經梳理近5年受理的600余起涉農民工追索薪酬案件發現,涉案企業或多或少存在此類問題。
202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連州法院向市人社局發出司法建議書,從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完善根治欠薪問題長效機制、加大欠薪違法案件聯合懲戒力度以及加強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四個方面,建議加強對于企業用工的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和化解勞動爭議。
這一建議很快得到落地實施。不久后,市人社局與法院共同簽署《關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工作的機制》,推進勞動爭議前端預防,真正實現“解決一件事”向“預防一類事”的治理躍升。
2024年,連州法院勞動爭議案件調撤率超過50%,大量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訴。
講透“為什么這樣判”
“這129張單據的認定依據寫得明明白白,我輸得心服口服!”面對法官有理有據的判決結果,被告黃某表示將立即籌款支付工錢。這起“拉鋸”三年多的糾紛塵埃落定。
2018年至2021年,單某先后在黃某承包的10余個工地施工,工程結束后拿到部分工錢,但仍有13萬元沒有結清。單某追討兩年無果,將黃某告到法院。
承辦法官發現,雙方主要是對余款數額的認定有分歧,便帶著助理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翻閱了129張單據、容量達3G的微信聊天記錄并多次打電話聯系雙方確認細節,最終將十幾張有爭議的單據進行了合理認定。
庭審當天,針對雙方有爭議的單據,拿出核對結果逐一釋明。
法官堅持“庭前細審+判后精答”,雙方當庭服判息訴
“法官,我沒想到你核得這么清楚,我贊成你核對的結果,就按你說的數額判吧。”單某和黃某當庭表示愿意服從判決
“打官司要的不只是裁判結果,更是讓人信服的說法。所以裁判不僅要給出結果,更要講透‘為什么這樣判’。”承辦法官表示,此舉極大提升了當事人對法院裁判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法官走訪企業,答疑解惑
2024年,連州法院上訴率為全市最低值,同比下降5.75%,且持續保持全省前列,投訴信訪率同比下降16.7%。
暖心執行促案結事了
“你們的暖心執行,讓我對法律的公平正義充滿信心。”今年1月,連州法院執行局收到劉女士送來的感謝信和錦旗。
劉女士手寫的感謝信
2022年3月,某物流公司快遞員王某突發疾病離世。經勞動仲裁、訴訟,法院終審確認王某與物流公司存在勞動關系。2024年5月,仲裁裁決該物流公司需支付王某喪葬補助金、工亡補助金等共計106萬元。公司不服,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法院依法駁回。然而物流公司仍未按照生效文書主動支付賠償金。無奈之下,王某妻子劉女士申請強制執行。
經網絡查控,法官發現物流公司賬戶余額僅有9.5萬余元,這與劉女士申請的百萬元執行數額相距甚遠。如果要求其分期支付賠償款,可能會加大劉女士與其婆婆之間本因此產生的嫌隙,也會影響企業經營和員工工資發放。
“不妨再做做雙方工作,力爭能讓物流公司一次性支付賠償金。”
執行法官首先與物流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經濟賬:“如果選擇分期支付,公司的賬戶一時難以解封,不僅影響公司經營和員工工資發放,持續累積的遲延履行金也會加重公司負擔,建議你想辦法爭取一次性支付賠償金。”
“但短期內籌集一百多萬也不容易。”公司負責人言辭懇切表示,“對方是否愿意減免一些金額,再給我多一些時間湊錢?”
抓住這個契機,法官立即再與劉女士協商減免遲延履行金,促成一次性支付。物流公司于2024年10月底籌齊賠償金。
案款到賬后,法官又將王某母親和劉女士約至法院釋法說理,促成了賠償款分配方案。最終,不僅案件順利執行完畢,一家人的隔閡也得以消除,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2024年,連州法院執行案件平均結案用時縮短27天,執行到位率同比提升近10個百分點,執行到位金額達2.17億元,以“真金白銀”兌現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