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思政潤警心,青春星火鑄忠魂!
演講、合唱、快板、辯論賽、情景劇
……
這不是一場文藝匯演
而是一堂充滿
“青年味”“賽博味”“武漢味”的
警營思政課
■“真理是什么味道?”
■“在更高起點上,青年民警如何在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中挺膺擔當?”
為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3周年,4月27日上午,市公安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警營里的思政課”集中展示活動,來自全局20個單位的50余名青年民警輔警代表,從黨史故事、公安發展、身邊榜樣和從警經歷中深挖鮮活素材,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讓理論宣講有“知”有味、“聲”入警心。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拉開這堂形式新穎的大思政課序幕,湖北警官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為主題,帶領大家從根源處探尋其背后的歷史脈絡和時代價值,授課內涵深刻、掌聲雷動。
隨后“警營里的思政課”
四個篇章如畫卷般
為大家徐徐展開
第一篇章歷史之光映初心
“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和人民奮斗,是共青團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青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組織引導一代又一代青年堅定信念、緊跟黨走,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貢獻力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是什么改變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命運?”歷史燭照未來,由市局辦公室、情指中心、監管支隊和軌道、江岸、黃陂、東湖分局青年民警主講的《傳承百年的青春火炬》主題團課和青山分局《逆風行歌》音樂情景劇通過創新性融合,輪番上臺將思政理論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生動地演繹出來。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在活動現場,主講人以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烈士夏明翰英勇就義前,揮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為引,串聯起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一代代青年在共青團團結帶領下,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拼搏奉獻、奮勇爭先的案例故事,激勵當代青少年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樹立遠大志向,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從“新青年”到“新時代好青年”,時代雖變,有一種精神歷久彌新,當“對黨忠誠”四字響徹云霄時,大家紛紛感慨“這不是口號,而是從血脈里迸發的信仰力量。”
第二篇章創新之路拓服務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人民警察牢記宗旨使命,忠誠履行職責,勇于擔當作為,甘于犧牲奉獻,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利益作出了重大貢獻。實踐證明,我國人民警察是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有堅強戰斗力的隊伍。”
“我們以科技賦能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繪制出‘一張地圖’、打通了‘一條熱線’、實現了‘一窗通辦’,通過‘一網通辦’和‘跨省通辦’將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進入新篇章,政務服務支隊民警胡添鐵在“警心筑服務政務啟新程”主題演講中,用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戶籍制度穿針引線,展現出一批批青年民警為民服務初心不改、接續奮斗的故事。
“雞肉、魚肉、牛羊肉,不做套現砧板肉;稅點、返點、多開點,莫讓手銬當終點。”這段用雙人快板演繹的反詐順口溜來自經偵支隊民警原創,他們和治安、網安、交管、禁毒支隊的戰友們共同聚焦“創新警務匠心為民”,或用驚心動魄的出警經歷傳授網警“賽博守護秘籍”,或用五把科技“手術刀”治理全市“堵王”的經典案例等,為觀眾們呈現青年民警在守護萬家燈火中的創新思路和執著奉獻。
隨后經開分局上演的《李想的理想》情景劇內容豐富、感染力強,三十載春秋更迭,三十年接力守護,展現了青年民警如何以創新之炬點燃武漢公安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在“英模輩出”的沃土上續寫“于斯為盛”的新篇章,點燃了思政課全場氛圍。
第三篇章規矩之法鑄脊梁
“要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督促黨員、干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
“條件的改善,從未減少我們鐵一般的意志;百姓的柔情,也從未化掉我們鐵一般的作風。”硚口分局民警胡喆馨在《初心盲盒》演講中,以綠領章的紅軍服裝變革為切口,讓大家感受到黨紀警規的嚴肅性,要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將警服穿在心中。”
“真理越辯越明。”隨后,法制支隊將青年辯論賽搬上講臺,正反雙方以“黨風廉政教育是以正面教育為主還是以反面警示為主”為題,展開一番唇槍舌劍,揭示出“正面示范鑄魂,反面警示立威,正面示范與反面警示如同車之雙輪,二者缺一不可”的核心要義。
“那么,平凡崗位上的堅守者如何用無聲的誓言,托起清廉的信仰之光?”武昌、東新分局青年民警用一場情景劇《守護的力量》,現場演繹了派出所內的一起“土特產風波”,啟發大家“青年”更要“清廉”,凸顯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要性,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第四篇章忠誠之血融肝膽
“英雄模范身上體現的忠誠信念、擔當精神、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正是有了你們的辛勤勞動,流血犧牲,才換來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寧和幸福。你們不愧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2009年6月3日,武漢大學發生持槍劫持人質事件。情況危急之時,指揮部決定派一名特警化裝成食堂職工送飯,尋找機會解救人質。面對未知危險,譚紀雄毫不猶豫站了出來,奮不顧身撲向歹徒,突然,槍響了......”在《特警青年志》的“參觀現場”,青年譚紀雄“破門而入”,上演了一場跨時空穿越。
“我是譚紀雄,我只是做了警察應該做的,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選擇!”在反恐怖和特警支隊《青春無悔》情景劇中,思政課的理論知識和英雄模范的大無畏精神情景交融,詮釋了新時代青年民警只有“敢”“善”兼修,才能不懼風險挑戰,引發陣陣掌聲。
“青年民警應該向英模們學什么?”在《忠誠榮光路》演講中,市局干部人事處民警們化身歷史長河的見證者,翻開一排排記載著民警從參警到退休全過程的民警檔案,從“新中國第一代女交警”邱益英到一級英模鄧澤順,從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許奎到全國“公安楷模”邱建軍,在追尋英模們融于血脈的紅色印記和忠誠基因中,帶領大家找到了“忠誠為民”這一答案。
“警營里的思政課”最后以江漢分局《人民至上警徽耀》的演講作為壓軸,青年民警深情講述了邱建軍烈士“光榮從警路,熱血鑄忠誠”的感人事跡,思政課在齊聲合誦“此生從警,此心系民,此志不渝!”中落下帷幕,但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仍久久激蕩在觀眾心中。
據了解,武漢公安現有青年民警5165人,占總警力的26.92%,去年以來共有1176名青年民警受到立功嘉獎,占比22.77%。今年以來,市公安局直屬機關黨委以黨建帶團建,聚力打造“警營里的思政課”品牌,用青言青語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警心,激勵廣大青年民警爭做忠誠、干凈、擔當的有為青年,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作出平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