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損失數同比下降25.5%、挽損數同比上升1500%……近日,宜昌市公安局公布2024年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情況,通過數據對比,直觀地展示工作成效。
據了解,宜昌市公安機關將追贓挽損作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關鍵環節,通過高效協同聯動,強化智慧賦能,推動案件深挖串并,對涉詐資金快攔截、快追贓、快挽損,最大限度挽回受騙群眾經濟損失。
協同聯動凝聚合力快攔截
“你們來的太及時了,要不然我的錢就被騙走了!”3月16日,家住秭歸縣的徐先生(化名)對民警豎起大拇指。
當日,徐先生受詐騙分子引誘,計劃通過網約車向詐騙分子運送現金2萬余元。銀行大額取現線索、網約車公司相關信息迅速引起了宜昌市公安局偵查中心的注意。
在偵查中心的指令下,秭歸縣公安局茅坪派出所民警楊浩雄迅速上門勸阻,趕在網約車抵達前,揭露了一起“郵寄現金”的騙局。
“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以非接觸的方式實施詐騙,想方設法逃避偵查,如果沒有各方信息匯集、多方力量聯動,想要攔截止損是很困難的。”秭歸縣公安局茅坪派出所所長陳新勇說。
2024年,宜昌市公安局搶抓改革契機,組建市縣兩級偵查中心,牽引全市商業銀行、快遞物流、網約車公司等力量匯聚,打造“市縣一體、行業協同”的涉詐資金快速攔截體系,共建快速核查、快速控制、快速反應等機制,助推涉詐預警攔截跑出“加速度”。
智慧賦能創新戰法快追贓
2月25日,點軍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轄區向女士遭遇網絡詐騙,分兩次向兩個涉詐賬戶轉賬14.2萬元,警情被流轉到偵查中心。
偵查中心立即開展合成研判,辦案民警充分發揮網絡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實戰優勢,快速篩查有效信息,追查資金流向,最終趕在犯罪分子轉移贓款前查扣涉案資金,為向女士挽回全部損失。
“追回涉詐損失,就如同和犯罪分子賽跑,要以快制快,才能贏得主動權。”市公安局偵查中心副主任韓玉龍介紹。
一起詐騙案件通常涉及多個涉詐銀行賬戶,一旦被騙資金被逐級分流,核查工作將費時費力。
為破解這一難題,宜昌公安堅持向科技要警力,與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搭建智慧分析研判系統,推動涉案網絡信息快速排查、智能分析,同時結合人工補查,第一時間鎖定偵查方向,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深挖串并專業打擊快挽損
通過一起詐騙案件,研判并搗毀5個電詐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人,追回涉詐資金30余萬元。
2024年9月,夷陵區公安分局接到這起報案,面對數十個涉詐賬戶、海量的網絡數據,宜昌市、夷陵區兩級公安機關偵查中心迅速組成攻堅專班,通過數據建模分析,很快鎖定犯罪團伙,完成“全鏈條”打擊。
為了讓數據高效賦能實戰,宜昌公安推動偵查中心數字化建設,搭建“數據模型”,實現數據入庫建檔,通過數據找案、找人、找鏈、找團伙,最大限度推動大要案件關聯串并,快速打擊大型詐騙團伙。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宜昌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9%,全市公安機關共舉辦退贓大會、返還儀式14場次,累計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1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