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免簽政策,很方便,我要帶父母來美麗的南昌看一看,還要吃南昌拌粉、喝瓦罐湯。”近日,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達利亞與朋友在江西南昌滕王閣景區游玩時,對正在開展政策宣傳的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說。
隨著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成為新增的21個適用口岸之一,南昌、景德鎮被納入此次新增免簽停留活動區域,正式加入外國人過境免簽240小時“朋友圈”。從增設服務專窗到建立支付服務站,從做好安全保障到構建服務閉環,江西公安機關不斷創新服務舉措,著力提升外籍人士在贛辦事便利度、體驗感。
“小窗口”提供“大服務”
何為240小時過境免簽?簡單來說,就是符合條件的54國人員,從中國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從24個省(區、市)60個對外開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簽來華,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南昌市公安機關不斷創新服務舉措,保障過境免簽新政落地實施。“我們在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增設240小時過境免簽服務專窗,確保因正當合理事由申請繼續停留或超范圍活動的外國人,憑相關證明材料能快捷辦理停留證件。”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熊振賢介紹。
今年1月10日,墨西哥籍華人曾先生來到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申請辦理簽證,因240小時過境免簽停留期限即將到期,他希望多些時間陪伴父親。接到求助后,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迅速反應,及時處理。
南昌市公安機關加大對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宣傳力度,全力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務。據統計,南昌市公安局共印制了宣傳海報100份、小折頁1000份,在全市公安機關出入境辦證大廳、移民事務服務站點、賓館以及全市18所高校張貼,做好過境免簽新政落地“后半篇文章”。
建立外籍人士支付服務站
此外,南昌市公安機關多舉措做好服務工作,助力南昌入境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讓南昌成為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記者發現,南昌市公安局滕王閣景區外國游客服務站內有一塊標牌,上面用英、日、韓三種語言標注了市、區兩級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以及屬地派出所掛點民警的姓名、職務和聯系方式,旨在為外籍人士提供咨詢求助、翻譯溝通、法律宣傳等“一站式”服務,不斷提升外籍人士在昌辦事便利度、體驗感。
“不僅是滕王閣景區,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八大山人紀念館等熱門景區,我們均設立了南昌市公安局外國游客服務站,確保第一時間為外籍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務,切實做好安全保障。”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入境管理科民警譚茜告訴記者。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1月,在南昌的外籍人士臨時住宿登記3567人次,而2025年1月增長到了4580人次。
此外,南昌市公安機關會同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分行,在南昌昌北機場口岸探索建立外籍人士支付服務站。據了解,該服務站具有“多元詢”“一站詢”“專業詢”的特點,可幫助外籍人士了解并掌握在贛支付方式,享受到多元、便捷、優質的支付服務。
貼心服務“洋景漂”
隨著過境免簽新政落地,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陶陽里歷史文化旅游區等景區的外籍游客日益增多。為了優化配套服務,景德鎮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邀請在當地的外籍人士添加民警微信,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開展政策宣傳。此外,景德鎮市公安局還在出入境接待大廳開辟了境外景漂“綠色通道”。
景德鎮市公安局多次會同市文旅局召集交通、商務、酒店、旅行社及各縣(市、區)文旅部門召開政策宣講會,研究配套服務舉措。同時,該局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為外籍游客提供便利。
3月10日,在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的階梯教室內,數十名來自英國、奧地利、韓國等國的“洋景漂”藝術家齊聚一堂。景德鎮市公安局珠山分局出入境民警以瓷為媒,為這群國際友人上“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課”。民警深入解讀外籍人士簽證辦理、口岸簽證等相關規定,幫助他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利好。
據了解,景德鎮市公安機關以“優化涉外服務”為核心,多維度保障外籍人才在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發展,構建起外籍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融得入”的服務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