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檢察機關成功辦理全國首例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侵犯商業秘密案,涉金額高達11億元的假冒樂高玩具案......近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中英文雙語版《上海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2024)》,通報全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成效,分析案件新趨勢,并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和國際知識產權中心城市注入法治動能。
據悉,2024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744件3774人,同比分別上升27.4%和34.3%,案件量接近歷史峰值。其中,商標權類犯罪占比超九成(1490件),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1001件)為第一大罪名;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同比增長20.8%,涉及核心技術、新興業態等領域。
面對復雜形勢,上海檢察機關深化“四大檢察”綜合履職,由知識產權刑事檢察類案件衍生其他類型案件共計431件,同比增長244.8%。由知識產權民事檢察類案件衍生其他類型案件共計28件,實現了較大增量,“一案四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同步審查)特征較為突出。通過綜合履職開展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能夠促使刑事追責與民事賠償等問題得到一體解決,切實提高訴訟效率,減少權利人訴累,降低維權成本,最大限度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依托本市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共同建立的知識產權“行刑雙向銜接”機制,在做好行政違法向刑事司法線索移送的基礎上,對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人反向移送行政處罰。全市辦理“行刑反向銜接”案件同比大幅增長203.6%。
此外,為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檢察機關創新推出“法治副園長”機制,提供“零距離”檢察服務保障。19家檢察院進駐張江科學城、臨港新片區等28個重點科創園區,提供法律咨詢、風險預警等服務160余場,辦理涉核心技術案件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