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工作的溫度就藏在‘把群眾小事當大事辦’的細節里。”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第三責任區警務隊隊長陳梁順、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教導員顧建宇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幫扶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她有兩個微信,一個用來展示‘開心的自己’,一個用來表達‘不開心的自己’。我們民警最開始接觸的時候,她只肯用‘不開心的自己’來傾訴,慢慢建立信任了,她才開始愿意分享‘開心的’那部分。真的是很不容易。”
在許多人眼中,陳梁順是警隊里的“青少年問題專家”,是“親子關系的救命稻草”,更是許多青少年最為信任的“警察哥哥”。從警十四年來,他扎根基層,創新運用“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街巷里弄間傾力調解各類疑難糾紛,更帶領社區少年服務隊結對幫扶轄區青少年,共同幫助70余名青少年打開新的人生大門,陪伴他們度過“波瀾”的青春期,全力當好青少年“護苗人”。
“幫扶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陳梁順與青少年群體的“不解之緣”起于曾經的“網癮少年”小桂。
2020年春天,居民老桂與即將中考的兒子小桂因為孩子玩游戲產生矛盾。一氣之下,老桂使出了斷網的“殺手锏”,卻徹底激化了父子間的矛盾。為與父親“對抗”,小桂先后5次絕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長達50多個小時。
接到求助的陳梁順先后上門40多次,悉心傾聽、耐心交談、暖心指導,與小桂結下了深厚情誼,并幫助他在中考中成功逆襲。
現如今,小桂已經成為了一名網絡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當初的“網癮少年”早已成功蛻變,“警察與少年”的故事卻仍在陳梁順的日常工作中不斷上演。不少家長慕名前來,甚至還有人專程從外地趕來上海向陳梁順求助。
小園是陳梁順目前最放心不下的孩子。“現在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要先確認一下他有沒有去上學,把他送到學校我再回所里工作。”
小園生活在單親家庭,負有監護責任的爸爸以“孩子讀書近”為由,將小園留在媽媽身邊。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敏感,母子兩人常因瑣事發生沖突。
事發當晚,小園因媽媽承諾的買書事宜一拖再拖而情緒爆發,一氣之下將其關在門外。面對兒子的“叛逆”,王女士也一時情緒失控,不僅砸穿了房門,還想通過報警來“管教”孩子。
接警民警見狀,立即想到了“青少年問題專家”陳梁順。與王女士交流過后,陳梁順決定先從父母入手解決小園的問題。針對孩子的撫養問題,陳梁順聯系了小園的父親,組織了一場“三所聯動”的調解會,并邀請律師從專業角度告知其必須承擔的監護責任。調解會上,大家經討論共同制定了目前最利于小園生活和學習的監護方案,即由母親負責照顧小園的生活,由父親承擔孩子的部分撫養費用。
平息了家長間的矛盾后,陳梁順才與小園見了面。第一次會面,陳梁順就把他帶進了書店,買下《魯迅家書》作為“見面禮”。自此,這位親切溫暖的警察叔叔成了小園眼中值得信賴的“陳爸爸”。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園逐漸打開心扉,和陳梁順無話不談,常常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從一起去參加心理咨詢,到如何平衡學習和游戲時間,甚至是探討如何自食其力購買一輛新自行車,陳梁順始終陪伴著小園的學習生活,也見證著少年的成長蛻變。
在陳梁順的努力下,小園逐漸變得開朗自信,與媽媽的關系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劍拔弩張。為了感謝“陳爸爸”,小園還自己作詞作曲寫下了一首歌,將感激之情融入字里行間,“守護他人的夢想,我認為這是件很偉大的事”。
2022年,在陳梁順的帶領下,九支名為“警察哥哥姐姐聽你說”社區少年服務隊的隊伍組建起來,吸納了112名擁有心理咨詢、法律、教育等專業背景的民警、輔警隊員。截至目前,服務隊已向300多個家庭傳授溝通技巧,提供成長建議1500余條,收到家長送來的錦旗、感謝信和感謝電話250余件。如今,全市350多家地區派出所悉數建立了社區少年服務隊,同時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社區少年服務隊的2.0版本應運而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面對,我們能做的就是成為這些孩子成長路上的‘輔助者’,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時期。”在陳梁順眼中,“真正的拯救,是讓被照亮的人成為新的光源”。
“不需要驚天動地,只要把為民的初心寫在堅守里”
“我們派出所目前收到的錦旗數量已經上千,這是對民警們的最大的鼓舞和激勵。”
顧建宇所在的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既是“紅色圣地”的“初心守護崗”,又是國際化街區的“平安護航者”。
紅色熱土上,顧建宇十八年如一日,用忠誠與奉獻守護著中共一大會址的絕對安全,用智慧與溫情澆灌基層治理的沃土。她帶領派出所全體民警不斷提升轄區平安創建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使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安全有序的社會秩序成為新天地區域的“金字招牌”。
結合新天地轄區特點,顧建宇近年來不斷探索國際化社區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為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她創新了地區樓宇聯席會議制度,深入調研涉企業電信網絡詐騙等熱點問題,及時摸排勞資糾紛等難點情況,積極組建轄區“熱心群眾”“老娘舅式”等志愿者調解隊伍,利用“三所聯動”機制協同治理,將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工作做好做實。
由于境外居民較多,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推出了便民利民服務,在社區設立服務站,提供境外人員登記、法律政策咨詢等“一站式”“零距離”服務,幫助境外居民更好融入社區生活。
在顧建宇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新天地區域的社區、樓宇、商業街目前已經全面完成智能安防建設,可防性案件實現“零發案”。“繡花般精細功夫”的管理模式成為新天地國際化社區“平安指數”最有力的保證。
在成為警察前,顧建宇曾是一名軍人。軍旅生涯不僅錘煉了她堅韌的性格和意志,更讓她堅信榜樣和傳承的力量。作為教導員,顧建宇始終致力于英模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必須把我們所打造成優秀公安民警的搖籃”。
英模精神是公安青年的精神食糧。在顧建宇推動下,新天地派出所創建了一支由青年民警組成的“紅色講解員”隊伍。工作空暇,她親自帶領青年民警琢磨材料、對稿、背稿,在中共一大會址為周邊群眾和游客講解紅色歷史。近三年來,這支隊伍累計開展紅色宣講90余次,受眾5000余人。
對于顧建宇和所里的青年民警而言,“爛熟于心的講解詞靠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堅守‘初心守護崗’的有感而發。”在顧建宇的帶領下,新天地派出所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及周邊區域組建了青年突擊隊、設置了黨員先鋒崗。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這個“初心守護崗”不間斷執勤,疏導人流、應急處置,筑就“紅色圣地”的平安保障。
近年來,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榮獲“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等稱號。“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顧建宇將軍隊的優良傳統帶入警營里,在十八年如一日的教導員工作中,她配合歷任所長帶出了一支優秀的公安鐵軍,為公安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
此刻的新天地花團錦簇、萬紫千紅,2025年的上海國際花展如火如荼。紅色基因與時代風光并蒂齊放,顧建宇仍堅守在新天地的花海人流之間,詮釋著一名人民警察的職責和使命——不需要驚天動地,只要把為民初心寫在每一天的堅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