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民警同志的宣傳教育,讓我們從內心里認識到不戴頭盔駕駛電動自行車的危害!”近日,在上海市崇明區陳家鎮市民文化館廣場上,剛參加完安全行車宣傳活動的市民李先生感慨道。這是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積極開展農村地區非機動車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以“大數據”分析為抓手,以精準“小切口”整治為突破,以“多維度”宣講為支撐,緊緊圍繞轄區特點,全方位防范農村地區非機動車交通安全風險,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區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駕駛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載人等現象大幅減少,農村道路安全環境明顯改善。
“大數據”加持,預警提示風險區域
“過去,我們的工作方式較為傳統,主要依靠民警經驗和巡邏發現問題。現在,我們依托大數據分析平臺,對轄區非機動車高頻違法行為時段和路段進行精準分析,科學部署街面執勤警力,實現精準治理?!鄙虾J泄簿殖缑鞣志纸痪ш犞ш犻L姜大為介紹道。
崇明分局充分依托轄區各類交通違法數據等信息,構建了農村地區非機動車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模型。通過模型分析,民警準確識別出全區10余處上下班高峰期人口密集區域為非機動車事故高發區域。數據顯示,農村地區非機動車安全事故多發于早晚高峰時段,主要違法行為包括不戴頭盔駕駛、超員載客、闖紅燈等。通過對300多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民警發現農村地區非機動車交通安全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意識淡薄,部分村民對交通法規認知不足;二是道路設施不完善,轄區部分農村道路存在標志標線淡化、安全設施缺失等問題;三是存在非機動車改裝現象,超標電動車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精準“小切口”整治,打造共治新格局
“自從民警開展整治行動以來,我們陳家鎮地區的道路順暢多了,之前在窄路會車時,遇到個違規占道的車輛,真的能把人急死。”今年3月21的警民聯系會上,家住崇明的市民張阿姨對民警開展的違規占道經營整治工作給予了極大的好評。
崇明分局依托數據智能分析和無人機高頻巡查,持續開展具有高精準性“小切口”專項整治行動,針對農村地區特點,采取“定時+突擊”的檢查模式,在農村集市、鄉鎮場所等人流密集區域設立臨時檢查點,開展常態化執法。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依托轄區村居委組織交通安全志愿者1300余名,協助民警勸導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提升協同共治水平。面對占道經營、違規擺攤等問題,積極會同城管、綠化市容等部門每月開展聯合執法,確保道路通行順暢。積極盤活轄區現有資源,協調國企、鄉鎮政府開放閑置車位1140個,在全區39個校園區域路段兩側均規劃停車泊位,緩解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時的停車難題。全量排摸轄區易發生事故路段,梳理農村道路夜間無照明設施及反光柱、反光標等隱患66處,均已完成整改。
針對性“多維度”宣講,構建安全文化
“警察同志,這問題我知道答案。騎電瓶車等紅燈時,絕對不能停在大型車輛的左右兩側,因為大型車輛是有視覺盲區的?!苯衲?月11日的一次村委會交通安全宣講會上,家住崇明的市民施老伯獲得了有獎問答環節的第一名,民警當即為他頒發榮譽證書,現場氣氛熱烈。
崇明分局通過數據動態分析研判農村地區非機動車交通安全治理態勢,積極會同鄉鎮平安辦等部門深入全區農村地區針對性開展交通安全宣講、有獎問答,充分利用農村大喇叭、村級LED顯示屏等播放交通安全提示和警示教育片。通過網上、網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非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例講解,有效普及交通安全知識;針對學生群體開展“校車安全演練”“交通安全主題班會”等活動。不斷加強轄區運輸企業大型車輛管理,民警通過轄區運輸企業微信群,及時推送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以及安全駕駛提示。通過準確及時把握轄區特點,聚焦群眾所盼,精心織密轄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網。今年以來,轄區交通類警情、事故類警情、秩序類警情實現“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