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雞西市司法局聚焦解決新業態矛盾糾紛,積極探索構建“治理+預防+化解”全鏈條糾紛化解機制,打造“三維共治”新業態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在促進新業態發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構建“三維”立體架構
穩固新業態調解基石
一是強化黨建領航,凝聚協同治理合力。堅持以黨建引領新業態調解工作,將新業態治理納入重點工作范疇。積極組織14個市直職能部門與行業協會、平臺企業等社會力量開展聯動工作,聯合制定新業態行業規范,清晰界定平臺、商家、消費者權利義務關系,形成“黨委統籌引領、政府有力主導、社會廣泛協同、法治兜底保障”的立體化治理格局。二是依托專業賦能,打造調解矩陣生態。堅持精準布局,在電商基地、物流樞紐等新業態聚集區域,設立新業態調委 會5家,精心培育專業調解員358名,為新業態企業量身定制調解方案。成立商事調解中心2家、商會調委會3家,匯聚112名法律、經濟專業人才打造新業態法律專家庫,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討新業態矛盾糾紛特點,實現政策無縫銜接、資源統籌調配。三是制定分級機制,開展矛盾糾紛前置預警。構建“三色預警”響應體系,對簡易矛盾糾紛啟動以商事調解中心及商會、企業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的藍色預警;對疑難矛盾糾紛啟動司法所加法律服務團隊聯合處置的黃色預警;對群體性矛盾糾紛啟動由司法局牽頭、新業態調解專家及行業協會多方聯動的紅色預警,充分保障新業態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受理、化解。自機制建設開展以來,共化解簡易矛盾糾紛149件,疑難矛盾糾紛34件。
織密“三重”防控網絡
防范矛盾糾紛滋生
一是聚焦源頭治理,強化法治宣傳服務。組建法律服務志愿隊10支,對新業態從業者開展精準法治宣傳,針對外賣快遞行業流動性大的特點,深入配送站點、快遞網點等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對于網絡主播,通過線上直播、社群推送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圍繞薪資待遇、工傷賠償、交通事故等糾紛高發領域,累計提供法律服務23次,排查矛盾糾紛112次,有效預防矛盾糾紛的產生。二是創新排查方式,提升矛盾化解效能。依托全市77家司法所的235名司法協理員,開展新業態企業“點單式”糾紛化解工作,主動與新業態企業對接,了解企業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建立常態化矛盾糾紛預警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經營數據、員工投訴等信息進行深度分析,精準捕捉矛盾苗頭。2024年,全市共開展新業態矛盾糾紛排查301次,排查受理并化解矛盾糾紛75起,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設立預警哨點,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建立“矛盾糾紛吹哨人”機制,在各類調解組織設立矛盾糾紛預警分析站。積極鼓勵外賣員、快遞員、網絡主播等新業態從業者利用工作優勢,主動反饋矛盾隱患,助推快速分析研判,迅速鎖定源頭,及時調處化解。
推行“三化”服務舉措
提升糾紛化解質效
一是實施責任化包保,構建精細管理體系。全面落實第一時間登記造冊,第一時間分析研究,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第一時間壓實責任的“四個一”機制,對于重大糾紛實行“一案一策”會商。2023年,通過多部門會商,聯合化解了一起電商企業勞動爭議糾紛,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20余萬元,切實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解紛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以市委政法委“雞速調”小程序為依托,實現當事人在線提交糾紛信息、證據材料,法官和調解員在線開展調解工作,線上定制專屬調解“菜單”。截至目前,已有12家新業態企業入駐平臺,有效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效率。三是提供便捷化服務,開辟快速解紛通道。針對調解流程復雜、獲取賠償間隔過長的問題,市司法局積極聯合市勞動爭議仲裁院,以各級調解組織為聯絡樞紐,實現人民調解協議與仲裁調解書實時置換,調解組織與仲裁院信息實時共享,在為調解增加執行效力的同時大大減少了調解索賠時限,從調解到獲得賠償僅用時15天,調解時效提升50%以上,真正讓調解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