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文化路東段,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的綜治中心矗立在路邊——作為群眾口中的“家門口辦事超市”,該中心自2022年12月運行以來,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構建“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全鏈條解決”的服務體系,實現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綜治中心訴訟服務中心
一個大廳背后的調解智慧
“阿姨,您別急,先喝口水,有事慢慢說?!弊哌M阜新縣綜治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熱情周到的服務、細致入微的講解,每個細節都在詮釋著服務群眾的優質高效。該中心整合了法院、司法局、信訪局等20家單位力量,采用“整建制入駐+動態進駐”模式,為群眾提供精細化服務。
“我們創新了入駐模式,凝聚了多方力量,縣司法局、信訪局、人社局等5家單位及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整建制入駐,縣公安局、農業農村局等8家單位常駐,縣衛健局、民政局等10家單位輪駐,實現了規范管理、統一運行。”分管綜治中心工作的阜新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白永利說,只有各部門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實現群眾訴求有人聽、有人理、有人問、有人管。
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糾紛,阜新縣委政法委推動“張彪團隊”等12家行業調解委員會進駐中心。白永利說:“張彪從事司法行政工作40年來,辦理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案件3800多件,并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既接地氣又實用的‘張彪調解工作法’?!备沸驴h綜治中心充分運用“張彪調解工作法”,依法依規妥善化解了許多疑難復雜的矛盾糾紛。
一扇窗口里的高效服務
歲末的一場大雪后,沈女士焦急地來到阜新縣綜治中心訴訟服務中心立案。沈女士遭遇的交通事故中存在多名原告、被告,但其提交的起訴狀中存在明顯錯誤和疏漏,且證據材料也不完整。望著手頭的材料,她眉頭緊鎖,無比沮喪:“我怎么這么馬虎,起訴狀咋還能寫錯呢?這一趟算是白來了?!?/p>
“您好,請問您是否需要幫助?”訴訟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劉詩瑤主動上前詢問,并放棄午休時間,指導沈女士修改錯誤信息,補充所需材料,完成要素式起訴書填寫及證據材料整理。在劉詩瑤的耐心指導下,沈女士的立案材料一次性整改完畢。
訴訟服務中心窗口還配備了專業導訴人員,提供“菜單式”訴訟文書模板,并在顯著位置設置便民服務區。這些貼心的舉措讓群眾在辦理立案等手續時更加便捷,真正實現了“高效服務”。
一道門內的暖心故事
在阜新縣綜治中心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窗口,一個個暖心故事也在不斷上演。
一名打工者在廊坊工作時摔落骨折,出院后與公司的賠償糾紛讓他和妻子陷入困境。實在沒有辦法,妻子推開了阜新縣綜治中心大門,來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窗口。
阜新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高曉東接待了她,并認真傾聽她的訴求。得知妻子為丈夫維權四處奔波,生活十分艱辛,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自掏腰包為她買飯,耐心指導她撰寫法律文書。
最終,法律援助中心開通了綠色通道,為他們指派了專業律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名打工者勝訴并獲得賠償。
這只是阜新縣綜治中心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該中心還設有信訪接待中心窗口、檢察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用真心為群眾排憂解難,他們的奉獻和付出,讓群眾感受到了法治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