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腳下,當陰山余脈的春風輕拂烏素圖村,書香與法治的芬芳在此交融,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活動正悄然拉開帷幕。5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呼和浩特市檢察院、呼和浩特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檢察院三級聯動,攜手回民區農牧水利局、林草分局、自然資源局、攸攸板鎮及各村委會等部門,聚焦民族政策與毀林毀草,共同開展“法潤北疆·絲路護航”雙語普法送基層活動,將普法課堂搬進杏花樹下、融入田間地頭,以雙語普法為紐帶,編織起民族團結與生態保護的法治網絡。
花影搖曳間
普法春風拂面來
5月的東烏素圖村游人如織,廣場上的雙語普法宣傳點熱鬧非凡,整齊鋪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治區六部促進條例》《懲治毀林毀草違法犯罪法治宣傳手冊》等十余種雙語法律書籍與枝頭杏花相映成趣、熠熠生輝。“大姐,您看看這本手冊,這上面詳細寫了咱們在保護林地草地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小朋友,來拿個環保袋,里面有關于保護未成年人的有趣問答圖冊。”普法人員熱情地將精心制作的雙語宣傳資料遞到群眾手中,耐心解答、用心釋法。檢察人員穿行在人群中,一邊發放資料,一邊結合身邊案例耐心講解。遇到駐足傾聽的游客,指著遠處的古杏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破壞古樹名木的法律后果。往來群眾絡繹不絕,印有“懲治毀林毀草違法犯罪”的綠色環保袋在人群中傳遞,行走間形成一道靚麗的法治風景線。
走進田間地頭
播撒法治種子
普法的腳步不止于廣場。檢察人員與各部門工作人員組成普法小隊,深入到村民家中、走進田間地頭,與村民拉家常、講法律,將法治知識播撒在青城的土地上。“老鄉,咱可千萬不能私自把林地改成耕地,這不僅破壞生態,更是違法行為,甚至會影響你們子女就業發展。”“就算是村里集體決定,沒有合法審批手續也不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咱們得一起守護好!”圍坐在村頭一戶家門口的村民們聽到一線辦案檢察人員面對面、接地氣的講解后,頻頻點頭、紛紛點贊。“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咱們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在另一戶村民家中,檢察人員拿起雙語《民族區域自治法》笑著說道,“這部法律保障著各民族的平等權利,也指引著我們共同團結奮斗!”
以案釋法警鐘鳴
法治禮包贈基層
在東烏素圖村委會,一場“沉浸式”法治宣講正在進行。回民區檢察院檢察人員結合近年來辦理的非法占用農用地、盜伐林木等典型案例,采用雙語形式進行毀林毀草普法授課,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鼓勵群眾爭當“生態守護者”。為了讓村民們更直觀地理解法律知識,檢察人員還精心制作了圖文并茂的PPT,展示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后果以及法律的懲處措施。“保護好咱們大青山下的這片土地,就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檢察人員的話語擲地有聲,久久回蕩。宣講結束后,檢察人員向村委會贈送了一套豐富的雙語法治“大禮包”,包括各類法律書籍、宣傳手冊及普法資料。“這些資料放在村委會,方便村民隨時查閱學習,希望能幫助大家增強法治意識。”檢察人員將沉甸甸的法律書籍交到村委會主任手中。
雙語普法結新果
守護北疆譜新篇
此次活動創新采用“普法+基層服務”模式,呼市兩級檢察院同步開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解答群眾咨詢800余人次,惠及群眾超1500人次。許多游客表示,在欣賞杏花美景的同時學到了法律知識,這種普法形式令人印象深刻。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對民族政策和毀林毀草的認知度,普及了法律知識,更是讓檢察工作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有力推動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建設。
內蒙古檢察機關將以此為起點,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普法教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讓法治的陽光照亮北疆大地,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筑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貢獻檢察力量。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法治的種子正在春風中萌發,民族團結與生態保護的“春之曲”,正奏響更加動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