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們現在需要為房子辦理過戶
但是房主過世
需要哪些證明材料?”
在天津市紅橋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以下簡稱“紅橋區綜治中心”)
一位群眾在公安窗口咨詢
與政策相關的問題
工作人員耐心解答
群眾滿意而歸
自2025年2月28日起
紅橋區居民解決法律難題
又有了新的去處
據了解,紅橋區綜治中心在一樓設立群眾接待大廳,截至目前,共設立11個窗口:區法院、區檢察院、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婦聯、區人社局、區住建委、區拆遷指揮部均在大廳內設立了接待窗口,區衛健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委等單位輪值入駐。
3月中旬,市民韓先生來到大廳咨詢法律問題。韓先生此前在銀行辦理業務時與他人發生口角,推搡過程中,不慎將另一人撞傷。傷者將韓先生及銀行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定韓先生需承擔一定責任。韓先生不認可判決結果進行上訴,二審法院依舊維持原判。
因不滿判決結果,韓先生系下了心結。在交流過程中,他堅稱自己與他人推搡過程時并未碰到原告,同時對于現場的視頻證據表示懷疑。區司法局的值班律師,根據庭審現場記錄以及相關證據,逐幀分析視頻以及對其應訴的過程進行答疑解惑,一步步解開韓先生的心結。
“我們現在對于財產分配還有異議……”一場調解正在區綜治中心二樓的特色功能室有序進行。紅橋區綜治中心在大廳二樓精心打造了三大特色功能室,旨在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難題。物業調解室安排專業調解團隊進駐,圍繞物業服務、物業費收取等提供專業咨詢,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由區婦聯、專業律師進駐,主要開展化解家庭矛盾、婚姻糾紛,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心理咨詢室采用“線下+線上”模式提供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等服務,線下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面對面談心;線上可撥打熱線電話,由職業心理醫生給予情緒支持、緩解壓力。
紅橋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區綜治中心在區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具體措施基礎上運行,搭建區、街道(部門)、社區三級貫通的工作平臺,特別是將“街道平臺”拓展為“街道+部門平臺”,努力構建“3+6+1”工作格局,即30%的矛盾糾紛在社區化解,60%的矛盾糾紛在街道和部門化解,10%的矛盾糾紛在區級層面化解。
在此基礎上,區委政法委以綜治中心為載體,組織業務能力最強干警,先后成立“拆遷矛盾化解”“法學專家聽證”“法律問題研究”三個法治專班。拆遷矛盾化解專班,從法、檢、公、司抽調干警,與拆遷指揮部干部合署辦公,對拆遷信訪實行“一人一策”,采取專人接待、專業釋法、專題推動,做到專業人做專業事,努力推動實質化解。法學專家聽證專班,由政法干警、法學教授、律師組成專班,通過第三方聽證方式,評判群眾訴求是否合理合法,為解決糾紛提供法律依據。法律問題研究專班,由政法委副書記召集,公安法制、檢察公訴、法院刑庭行政庭、司法局行政復議參加,定期研究重點案件,研究解決措施。